灾区纪行:北川妇女学羌绣 灾后谋生有新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灾区纪行:北川妇女学羌绣 灾后谋生有新路
2009年05月11日 0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绵阳北川五月十日电 题:灾区纪行:北川妇女学羌绣 灾后谋生有新路

  中新社记者 黄岚 曾嘉

  地震一周年前夕,在北川县擂鼓镇的板房区,四十三岁的羌族妇女李银群和儿媳坐在门口专心地刺绣,这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羌绣”。

  李银群正在绣的是一幅“富贵牡丹”,已经绣了三四天,还需一两天才能完工,她儿媳正在绣一面带“羌”字的锦旗,准备送给援建他们的山东建设者,“这种带字的难绣得多,要差不多十天”,儿媳边说边起身向记者展示,“这种锦旗一幅能挣一百二十块,那种牡丹一幅五十。”

  粗略估算,靠刺绣她们每人每月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地震了之后没有什么事做,绣点嘛,一天有个十多块钱,总比在家闲着好。”李银群语气中带着一丝宽慰,但家里主要经济来源还是要依靠她丈夫做木匠活,一月大约有两千元,除去供养大女儿读大学的开销,家里仅够勉强维持。

  在擂鼓镇胜利村,像李银群这样在震后靠刺羌绣为生的妇女有一百多人。因为地震导致大量耕地被损毁,一直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丧失了生存之本,当地政府确立了从单一农业型经济向羌文化旅游转型的发展方向。从去年十一月起,由当地政府出资,先后组织了两次共两个月的培训,让一百多位农村妇女多了一门技能,也多了一条谋生之路。

  此外胜利村还新建了一家羌绣服装厂,该厂集制作加工和门市销售于一身,坐落在擂鼓镇板房区热闹的街边,也正好位于李银群居住板房前面,形成独特的前店后厂格局。服装厂内,几位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制作羌族服装,周围墙上挂满各式羌绣、羌服。

  “这件多少钱?”记者指着刚刚在李银群那里看到的“富贵牡丹”,一位负责人回答:“零售价三百八十元。”现在,服装厂会定期将设计好的订单分发下去,绣好后再交回羌绣厂集中销售,按件数领工钱。

  “手脚快的一个月能挣到一千多块钱。”胜利村副书记席珍望对记者说,虽然这些绣品产量有限,销售也主要依靠援建方和媒体协助,但不管怎样,这为当地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谋生之路,

  目前这些羌绣还没有固定品牌,只在饰品上绣着“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字样。席珍望说,今后可能就以“胜利村”做品牌,也考虑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打开销路,“希望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喜欢,也可以向世界介绍独特的羌族文化。”(完)

【编辑:魏恒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