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一周年快到了,社会上各种纪念活动紧锣密鼓。这对于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有个别单位和个人在筹划有关活动时缺乏科学思考和人文关怀,单凭一己热情,片面追求场面和形式,有的甚至夹杂官场或商场的潜规则,这样不但很难达到正面、积极的纪念效果,而且容易给受害者及家庭带来二次伤害。
笔者了解到,最近“总理让路女孩”小馨懿的爷爷奶奶就陷入到这样的“爱心尴尬”中。洛阳一家医院邀请小馨懿在地震周年到来之际赴洛阳“看牡丹”,并安排了领导接见、邀请企业赞助等“仪式”。小馨懿的家人说:与其让孩子到洛阳折腾一天,不如带她到成都的公园里玩耍一个下午。
尽管小馨懿的家人刚刚在成都稳定下来,不愿意再去赶这样的“场子”,以各种理由婉拒,但洛阳这家医院仍希望孩子出席。
在一再被婉拒的情况下,这家医院的一位副院长专程坐飞机到成都,当面做孩子家人的工作。在电话中,这位副院长告诉笔者,医院方面已经把邀请小馨懿到洛阳的事情报告了领导,如果孩子不去,“给领导不好交待”。这位副院长还说,她也认为孩子在家门口的公园玩一下午要比到洛阳看牡丹更快乐,可是如果邀请失败,医院面子上不好看。
几位在成都等地长期关注和陪伴小馨懿的志愿者对这家医院的做法表示不解。他们很疑惑:究竟是有关部门的面子重要,还是一个地震孤儿的康复和成长重要?
其中一位志愿者说:“如果洛阳真的有企业愿意帮助小馨懿,为什么就不能到孩子家里来了解情况和进行捐助呢?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出席一个场面才肯献爱心呢?”
在去年汶川大地震中,小馨懿的父母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她。在被埋废墟43个小时后,小馨懿被大连消防官兵成功营救,之后在医院进行了截肢手术,目前依靠假肢已能站起来并开始走路。她的奶奶告诉笔者:“有一段时间来看望和采访小馨懿的人特别多,孩子一看到镜头就哭。后来稳定下来后,孩子的脾气都变好了很多。”
小馨懿的情况并非孤例。笔者了解到,由于不堪频繁被侵扰,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曾给不少前来“送爱心”的人士吃了闭门羹。对此,曾差点被拒之门外的复旦大学心理分析专家申荷永表示,他“很理解刘校长的警惕”。
与奉献爱心的热情相比,如何让援助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长期化,远离官场和商场的潜规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聂晓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