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在拉萨市著名的步行街小昭寺路上,来自各地的藏族农牧民正在热闹交易。传统上,从这一天起,农民就要准备各种农具开始春耕了。 中新社发 王林 摄
中新社拉萨三月二十日电 题:雪霁天晴拉萨别样动人
中新社记者王林
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将古城拉萨装扮得焕然一新。
今天一早,少女卓嘎和母亲就来到市中心的药王山。她们与十多名来此拍摄霞光中布达拉宫雪景的游客不同,她们在虔诚地往佛塔上泼洒新鲜牛奶——据说这是藏族信众的一种驱灾祈福仪式。
布达拉宫与药王山近在咫尺。在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以及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群山的映衬下,今天的布达拉宫格外壮观。与往常一样,西藏本地与来自中国甘肃、青海、云南和四川等藏区的众多藏族人在布宫广场前,或缓步转经,或磕着长头,顶礼膜拜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旅游册上的说明称,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红山之巅的布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
今天,当地官方报纸刊登了这样一篇新闻——《十四世达赖喇嘛有多少资产》,文章援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白皮书提供的资料称,“五十年前,十四世达赖喇嘛本人手上有黄金十六万两,白银九千五百万两,珠宝玉器二万多件。”
卓嘎和她的母亲不愿谈及这些,甚至拒绝透露她们的职业。
“他(十四世达赖喇嘛)在五十年前就流亡国外了,他对现在的西藏知之甚少。”一名貌似导游的藏族男子对几名外地游客这样说,“但是,他还是策动了去年三月十四日的拉萨暴乱。”
这名导游并不情愿且十分简短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承认,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赴西藏的游客人数不多,“暴乱让我们生意大受影响。”末了,他认为再过一两个月情况就会改变。“自治区政府一直希望旅游业能更快速发展。”
与导游的说法相吻合的是,布宫广场的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不停播放西藏的著名景区的画面:高耸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深邃的湖泊,神奇的民族庆典和习俗……当然,配合美丽画面的是轻柔的女声,她用标准的、抒情的普通话赞美着西藏。
其实,卓嘎的汉话也非常不错。她对今天拉萨街头市民人数明显增加情形的解释是:“大雪过后空气多么新鲜啊。而且出这么大的太阳又不冷——大家都愿意出来赏雪景。”
拉三轮车的马师傅则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越往后越在远离三月十四日那个日子。这位寄居拉萨九年的四川三轮车夫抱怨去年三月十四日那些坏人闹得太凶,把拉萨城闹得乌烟瘴气,“所以,今年三月很敏感。”
布达拉宫后山的龙王潭公园内,湖波潋滟,泉水叮咚,比往常更多的拉萨市民在观鱼,在赏花。年代久远的柳树、桃树苍劲枝干上的积雪正在融化,一株株初发新芽的柳树仿佛片片绿云,播撒雨露,润物无声。不少桃树的花朵已经绽放,桃红雪白,分外妖娆。置身其间,一句被改了地名的古诗涌上心头——“若非白玉山头见,错把拉萨做江南。”
谈好价,坐上马师傅的三轮车前往拉萨市西边城区著名的小昭寺。一路行来,马师傅轻声指点去年三月“闹得凶”的地方,他告诉记者,“那时小昭寺这一片死了好几个人。”
踏入小昭寺,记者发现,这座古老的寺庙规模虽然不大,香火却很旺。僧侣和信徒,老人与妇女在大雪初霁的晴朗早晨来此朝佛,向以慈悲为怀的诸神祈祷平安幸福。
看着光影中晃动的袈裟、藏袍,听着低沉而空灵的诵经声,突然感觉,一年时间真的就这样转瞬而逝!一名台湾女作家作品中的话也随之潜入心底——“再大的悲悯,也代替不了生死,生死真是最孤独的承担!”
走出小昭寺,高原阳光照耀着成片的传统藏民聚居区。这里街巷幽深,特色浓郁。三轮车在小昭寺路穿行,头顶是密如蛛网的电线,左近是熙来熙往的人群。藏族歌声与汉语叫卖声交织,酥油、砖茶与碟片、时装并陈。藏餐店里坐满了喝甜茶的顾客,来自山东的妇女向爱美的藏族市民兜售盆栽的牡丹、高原兰花和桃树、苹果树苗。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春分节气。传统认为,这一天到来,说明春季已经过去一半。然而,在雪域西藏,在古城拉萨,春天仿佛刚刚来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