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代表委员已成了当下的舆论领袖,他们每天尖锐的批评和建议,都会“引爆”舆论对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精英、明星、官员、名人代表委员们几乎垄断了两会话语权,媒体上充斥着他们的声音,而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似乎很少能提起引发讨论的议题。
这是一种失衡的政治话语生态。这方面,我认同葛剑雄委员的观点:教育界别今年讨论几大热点时发现,来自基层的声音太少了。可很多时候,问题都在基层体现。这样我们讨论的东西,会距离群众太远(3月10日《广州日报》)。作为一名学术精英,没有沉迷于精英声音独大的自负中,而是反思基层声音的缺席及基层问题被遮蔽,这是一种可贵的基层问题意识。
确实,中国许多社会问题都体现在基层,最大的问题承受者也是基层群体。基层更有切身利害感、更能接近真实状况并更能切中问题要害。两会参政议政,基层原汁原味的声音不能被遮蔽。
为什么基层代表委员在两会舆论议题的设置上没有多少话语权呢?我想问题可能有三:
其一可能正如葛剑雄所分析,问题出在代表委员组成结构的不平衡上。他举例说,今年教育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一共108位,基本上都来自高校,一名小学教师都没有,只有一名中学校长。其他界别和人大代表的组成,可能也存在这种失衡状况。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很少,自然就很难发出声音了。前段时间曾有人高度赞扬“两会调整座位”彰显平等参政,这种过度阐释非常可笑。其实最需要重视的参政平等,首先在于每个社会阶层都有平等的参政权。
其二可能是某些媒体对精英发言的偏爱。除素质较高、更有水平外,精英代表委员的发言很多时候也更能把握舆论的需求,更知道记者想报什么、公众想听什么、什么能引起关注,自然就获得了媒体的青睐。加上一些媒体不健康的炒作心态,于是基层代表的声音自然就被冷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某些基层代表可能缺乏在官员面前讲问题的勇气。在官本位很浓厚的现实中,基层代表在代议殿堂上面对许多官员会有一种顾虑和畏惧心理,传统的畏官、畏权心态和根深蒂固的下级心态,使他们不敢大胆地反映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总有一种向上级汇报、向领导学习的谦卑心态,动不动就说请领导指正,动不动就是请上级指示。仰视领导并战战兢兢地参政议政,自然就不敢直言批评。
两会更多反映基层的声音,需要精英们主动地“让”和媒体认真地“听”,也更需要基层代表委员在提高自身参政能力中去“抢”,不要甘于话语权被精英所垄断。(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