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数量屡创新高,但质量良莠不齐;办复率连年超过99%,却“办”少“复”多,大会发言侃侃而谈,却掌声寥寥……
今天上午,政协科技界的小组讨论中,针对这些现象,委员们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聊起了“咱们政协自己的事儿”。
“每年年底,我都会收到一张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考核表,其中有一项是提交提案的数量。”空军试验训练基地第一试验训练区副总工程师李鸿委员对这张表有点儿头疼,她直言不讳,“如果我没有提案,这一项就只能空着,所以凑也得凑一个。”
“这就像发论文一样,本是一个内容,却能写出三篇文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委员说。依据论文数量考核项目、评定职称的弊端,在学术界已经批判了几个轮回,但委员们担心学术不端之风会吹到政协。
“提案数量年年增长,就是因为许多是为了提案而提案。”这个话题已经引得大家议论纷纷,李鸿不得不提高声音,她说,“考核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手段需要改进,不能像绩效考核一样,以论文数量论高低。”
除了提案数量,“虚高”的还有提案办复率。徐州市副市长段雄委员指出,2008年以来的办复率虽然达到99%%以上,但其中将近7成只有一纸答复,“‘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考虑您的建议’这种话不说也罢。”
提案“办少复多”的责任也不都在“有关部门”,李鸿认为,正是因为大多数提案泛泛而谈,办复意见也只能“泛泛而答”。
讨论中,委员们还谈到了大会发言。3月8日的大会发言,戚发轫作了统计:“掌声热烈的只有两次,一次是说到高校行政化问题,另一次是说到科技奖励制度。”而一篇以上海世博会为题的发言被认为内容空洞,有失水准。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委员认为,大会发言应该仔细甄别,选择能够代表委员呼声、反应社情民意的。戚发轫则说得更加直接:“有水平讲,没水平就别讲。”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