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 题:一揽子计划--温家宝把“信心”变成行动
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五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既再次强调了他提出的“信心说”,也为“信心说”的落实拿出了一揽子计划。
早在去年九月二十四日,温家宝在纽约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时就提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或许可以被视作温家宝“信心说”的起源处。
在对外“信心喊话”的同时,中国政府已积极采取行动。去年九月后,中国果断调整宏观调控着力点,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
去年十月下旬,在北京的第七届亚欧峰会上,温家宝面对亚欧各国领导人再提“信心说”。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出访欧洲,温家宝更将之定义为“信心之旅”。
在对国际社会“信心喊话”的同时,在国内的考察调研中,温家宝也强调信心的重要。去年十一月下旬,温家宝在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企业要靠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靠信心渡过难关。今年元旦期间在山东考察时,温家宝提出,“我们首先要增强信心,信心就是力量。领导者要有信心,工人要有信心,全国人民都要有信心。”
在全国“两会”前夕,温家宝通过网络和国人对话,讲了四次“信心”,并毫不讳言问题和困难。网民观后大呼“振奋精神”。有人将这次温家宝和网民对话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相类比,原因在于两者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时为民众提振信心之举。
四日,温家宝参加本次政协大会分组讨论时提出,“在困难面前,精神的消沉比经济的萧条更可怕。”这应该是温家宝“信心说”的另一种表述。
温家宝五日对近三千名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八次提及“信心”这个词,报告提出的一揽子计划更为“信心”两字做了最好的注释。
虽然温家宝表示今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但他强调,“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温家宝用了八个“来自”概括信心来源,包括:准确把握形势、一系列政策措施、各方巨大需求、充裕要素支撑、综合经济实力、物质科技基础、政治制度优势、伟大精神力量八个方面。
八个方面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人民是信心的力量源泉”。这句话是温家宝在全国“两会”前与十三位基层群众代表座谈时提出的。二月间,温家宝总共举办了五场这样的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意见。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对要实施的一揽子计划详细阐释,将“信心”二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方面。
温家宝强调,要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