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绝领房卡,也不会在这里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此安排,我认为是极大的浪费!”2月22日,十一届广州市政协三次会议开幕,大会首次安排委员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食宿。对此“优待”,广州市政协委员高德良却不领情了,拒领房卡之余,他还批评大会没带头压缩开支。(2月23日《新快报》)
近年来,降低会议成本,想方设法进行节约,是“两会”引起社会赞誉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上海市“两会”要求会议场所都采用节能光源,减少照明用电;陕西力争减少政协会议经费200万元等。正因如此,广州市政协委员高德良拒领房卡引发公众热议就在情理之中了。
广州市政协委员高德良拒领房卡的合理性,新闻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空房率极高太过浪费。从更深层次来说,笔者以为,广州市政协委员高德良拒领房卡之所以能成为一个 “符号”,与当下“两会”成本悬疑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纳税人承担“两会”成本是一种必须,但是,会议成本的模糊化和不透明却成为“必须”的不合理羁绊,导致了非议。
“两会”花费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似乎成了社会中一个秘密,公众想知道,但似乎颇于某种顾虑不方便提出要求,于是,本应纳税人知晓的事情成了一个秘密。这是一种无奈,也是纳税人知情权的虚置。美国人罗伯特于1876年出版《议事规则》一书,已经成为西方人开会时都要遵守的规则。该书有专门章节“司库”,编制财务报告,列有专门的会议账目,如会议场所租金、煤气费、文具费、看门人费等。引申到我们的语境中,“两会”的账目无非包括住宿费、餐费、交通费、会务人员薪酬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会议召开所需费用是一目了然的,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
“委员拒绝优待”隐喻了社会公众的期待——“两会”成本透明化。笔者以为,广州市政协委员高德良拒领房卡是一种个体行为,能否由此催生“两会”成本透明化的转身,才是公众期待的着力点所在。
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