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十岁”,在中国自古以来即为一个关键的年龄节点——当此之时,应有既往成就可倚之而立,更应有蓬勃潜力可继往开来。对一人如此,对一国亦如此。今年,深刻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行至三十周年。看过往,中国如何演绎了变与不变?问未来,“中国梦”将带来怎样的新传奇?本社今起特别推出系列策划报道,讲述改革开放路上的中国面孔、中国故事、中国梦想。首先与读者分享的,是“发言人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电 题:发言人故事之一:第一张“中国面孔”
中新社记者 张朔
今年四月,一则二百余字的短消息出现在媒体上,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破冰者杯”中英名人桥牌赛开赛,由前中国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等组成的中方队获得冠军。
同样未引起太多关注的,是“齐怀远”这个在二十一世纪已显陌生的名字。然而二十五年前,这个名字却曾出现在北京《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境外媒体也专辟版面给予报道。
他就是中国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后的首位发言人,主持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二十五年后这场友谊赛的冠名一样,齐怀远是一位“破冰者”。
“茶,还是咖啡?”当记者近日走进齐怀远位于北京东部的家中,这位前任外交部副部长、今年七十八岁的长者,依然保持着高级外交官的风度:微笑,热情,尊重对方的选择。
“我是在中国驻西德大使馆工作时接到调令,调回外交部担任新闻司司长的。一九八三年一月回部里上班后不久,主管新闻司工作的钱其琛副部长就找我,谈了决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安排。”
一个多月后,外交部正式举行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这也是中国官方的第一场定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从此开启了中国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的进程。
忆及第一次与中外媒体面对面的情景,齐怀远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容纳近百人的国际俱乐部大厅内,那天座无虚席。中外记者各半,长枪短炮架了一排。那时记者多用小型录音机采访,比手机稍大,我面前的桌上摆了半桌子小录音机。”
他透露,时任外长吴学谦亲自主持了第一场发布会的准备工作,可见高层对此的重视。会上,发言人对印度新德里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情欢迎,并宣布一项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外交部声明,受到很大关注。因经验不足,这次没有安排答问。随着准备越来越充分,以后逐渐形成了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在我任内没碰到挑衅性的提问。面对记者时,我尽可能不说‘无可奉告’,不让记者失望。”齐怀远说,“因为记者主要是想了解更多的事实以进行报道,这一点我们和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
“作为发言人,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争取志同道合者。”他说,“首先是争取十三亿中国人民,十三亿中国人民理解、支持国家的政策,谁再来反对我们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同时,在国际上也要争取尽可能多的人理解和同情我们的政策。”
对于刘建超、秦刚、姜瑜等现任发言人,齐怀远给予颇多肯定。他并建言,如何让中国的声音在国外有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外国驻华记者是一个重要渠道,应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成为“好的中国通”——能够了解真实的中国,并客观报道出去。
回顾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发言人制度,齐怀远说,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是外交部在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的过程中一项创新性的制度建设,“这项举措和其他机构的创新措施一起,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声势”。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