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机发个短信,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习惯,是否还有人会记得当年那个满大街寻找公用电话的情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北京电话用户总量已达到2492.4万户,其中手机用户共有1600.3万户。但在30年前,北京电信线路的总容量满打满算也只能提供12万部电话。每人一部电话,只是个遥不可及的奢侈梦想。
故事从1982年的一幅讽刺漫画开始……
1984年
司局长为装电话托人“走后门”
见证人:尹世泰
那时记忆:1982年,时任《北京日报》美术编辑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绘制了一幅名为《愚公新课》的讽刺漫画,反映北京46局电话打不通,深深地刺激了担任电信局副局长工作仅一年多的尹世泰……
“漫画家反映的情况一点儿也不夸张,那时候就连我自己都对电信服务水平不满意。”尹世泰回忆说,装电话难是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早些年要想装电话得看级别,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申请在家里装电话。可是那时候线路太少,北京那么多领导都只能排队等着,托关系找人批条的事情太常见了。”
改革开放之后,刚刚“下海”的个体户和文艺明星,是最早一批自掏腰包装电话的用户,装电话的难题忽然成了社会问题。“拖上几个月到半年是常有的事儿,有个别用户三五年都没装上电话的事情也发生过。”外省在北京建了一家大饭店,却因为没有电话迟迟不能开张,只好找尹世泰特批,才总算拉进两条线。
不过那时候高达几百元至上千元的电话初装费,普通人家负担不起。“我刚当上副局长不久,单位宿舍楼里只有我和党委书记两家装了电话。这下可好,我们两家几乎成了楼里的传达室。”还有位老局长家的电话号码,成了邻居小青年谈恋爱时互留的联系方式,坐在家里连职工的思想情况都能摸清楚了。
1984年,邮电部决定引进一项工程,使得北京的电话用户容量一次扩充10万。“1949年到1983年,北京电话容量才从2万门增加到12万多门,一下子增长10万门那时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尹世泰清楚地记得,这在当时还是一项规模空前的国家投资。
1994年
打了半世纪的拨盘电话消失了
当初促使李滨声先生画《愚公新课》,源于一件真事:有位患者家属急着打电话叫救护车,连找3部公用电话就是拨不通,最后到一家单位的传达室求助,人家却告诉他,这一上午46局的电话就没通过。外人并不知道其中的秘密:“当年电话接通率最差时只有百分之十几,您拨十回电话,能通一次就不错了。”
市民反映的问题,电信局内部总结了个说法叫“四害”:错号、串话、掉线、杂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位老太太给在日本的儿子打国际长途,等半天好容易接通了,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急得这边“喂”了半天,一句正经话也没说成,可挂了电话一看话费单,老太太急了:460元!这在当年绝对是天价了。
“电信局里就是个‘电话博览会’。打长途用的人工电话,那是1904年就有了的;市话用的步进制交换机,是上世纪40年代的技术。”电话线路用的都是铜线,通话距离长了就会听不清楚,“有人给郊区亲戚打个电话,急得直钻到桌子底下大声喊。”
步进制交换机大伙没见过,与那种技术对应的拨盘电话很多人都有印象。“报警打个119、110,甭管你心里多急,最后那一位数字必须慢吞吞地绕着拨盘转一圈。”1984年,尹世泰负责引进了北京第一套程控电话设备,用户容量只有8500门。直到10年之后,程控电话逐步替代了老式电话。不知不觉之间,以前打电话时咔啦咔啦的拨盘声留在记忆里,被滴滴答答的电子按键声悄悄替代了。
2008年
我家的固定电话从来不响
见证人:陈方
那时记忆:3月,新家刚刚通了固定电话,北京电信员工陈方便赶到营业厅办了停机保号业务。曾经被电话难题困扰了半辈子的尹世泰不明白,为什么这些80后的年轻晚辈不再打电话了。陈方说,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代沟……
“要不是宽带必须捆着固定电话才能安装,我原本都不打算在家里装电话了。”其实早在一两年前,陈方家里的固定电话就成了摆设,“半年多都未必响一回,有一天突然响了,我和老婆直犯愣,连我们自己都不记得电话号码了,还有谁会打过来啊?一接,敢情人家是打错了。”
陈方是那种典型的数字化生存e世代。“白天上班,有什么事情和同事在MSN上就说了;晚上回家和老同学、老朋友叙叙旧,聊天一般都用QQ。”如果要和别人口头交流呢?“那就打手机呗!我和我老婆,在用的手机有3部,抽屉里用过的手机……那得有十好几部了吧。”
前几年,李滨声先生曾给当年的漫画《愚公新课》续了个新篇:这回全家不仅能够畅快地打电话了,愚公还坐在沙发上优哉地打起了手机,而他的重孙子则兴致勃勃地上网狂聊。这时候尹世泰老先生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可对于陈方来说,这事儿似乎还没消停:
“你就说上网吧,不得防着闹电脑病毒吗?还有这网络速度,还是不够快啊!用手机吧,你得留神时不时就被垃圾短信骚扰;还有就是……”陈方咂了咂嘴,“这手机话费嘛,还是有些贵啊,应该跟同行呼吁呼吁,能不能再便宜点儿?哪怕就省一点儿钱呢……” X095
2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是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憧憬。当时的电话用户绝大部分是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家中的电话是因工作需要由单位出资安装的。当时谁家有部电话,都会引来羡慕的目光。
-“两个小娃娃,正在打电话,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喂喂喂,我在幼儿园。”
20世纪80年代孩子们口中流传的儿歌。那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打电话是一件颇为神秘的事情。对于大人们来说,像这样打电话闲聊,也几乎不可能。
-“有事儿您呼我!”
1986年,北京开通了第一家寻呼台126台,当时入网费高达4000至5000元,用户仅有68人。20世纪90年代之后,腰挎BP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那时BP机一响,人们便要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电话亭。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1988年北京有了最先一批手机用户,那时的手机俗称“大哥大”,一部价格高达2至3万元,被视为财富的象征。直到1997年底,北京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仅有6部手机。随着价格的下降,这种通讯工具才逐步普及开来。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0世纪末,拨号上网使得互联网在家庭中开始普及开来。《纽约客》上的一幅漫画中的调侃语句,借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著作《未来之路》传播开来,并被e时代的网络青年们奉为真理。
-“伊妹儿”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这句对电子邮件E-mail的中文译音,是“美眉”、“晕”、“囧”等网络语言的开端之一。随之一同流行的还有电子邮件中必不可少的那个“@”标志,很多人当时念做“圈A”。
-“回头咱们MSN上聊。”
21世纪,公司白领开始将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引入工作和生活,有人甚至将MSN账号或QQ号码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而《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网络小说的兴起,更使得这种交流方式成为了营造浪漫的可能。 X095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