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点火,发射。”在两个奥运会结束不过一个星期之际,中国又一次在倒计时声中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刻。
9月25日21时1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冲入太空。
因为将首次进行航天员太空行走,“神七”备受世人瞩目。“‘神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推动我国空间法的立法进程。”一些从事中国空间法研究的法律专家这样认为。
真正意义的空间法律尚缺
9月8日,江西省农科院下属的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紧急通知:必须在9月15日前把搭载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的物种送到北京。据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绍春介绍,从往年太空育种的经验来看,水稻比较容易产生变异,太空育种的情况比较理想。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搭载物必然会增加,对于搭载的内容、搭载的许可和搭载获益的分配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规范。”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空间法研究专家赵海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像水稻这样的太空搭载物,就属于应该用法律进行规制的范围。
赵海峰告诉记者,我国在航天事业的许多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空间立法却严重滞后。
“其实,我国空间立法的可行性很强,因为我们不仅有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航天活动实践,更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赵海峰对空间立法的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我国的航天政策突出地体现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和《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等文件中。两个白皮书详尽阐述了中国政府在空间领域的政策、立场和观点,是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权威文件。
权威数据显示,截止到1996年,在航天技术管理、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等方面,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大批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原航天工业部相应的内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至少有300余件,涉及到航天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中国航天立法的基础。
赵海峰介绍说,就民间空间立法来讲,2001年2月8日,发布施行的《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空间活动的规章。这个办法参照了联合国《登记公约》的规定,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赵海峰看来,“这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部门规章”。
2002年12月21日起,《民用航天发射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施行。该办法建立了对在我国境内非军事用途的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行为的许可证管理体系。为与之相配套,还出台了《民用航天发射许可证审批办理程序》。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空间立法仍处在数量少,层级低阶段,而且真正意义上的空间法律还没有。”赵海峰说。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