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山东潍坊市民通过“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网页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送上一束“鲜花”。当日下午,一场由“我们的文明”“民族魂”网站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腾讯网等网站共同发起的“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在互联网络中开展,以表达广大民众的深切哀悼和缅怀;给遇难同胞家属写信留言,表达慰问和抚慰,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 中新社发 张驰. 摄
|
5月18日,山东潍坊市民通过“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网页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送上一束“鲜花”。当日下午,一场由“我们的文明”“民族魂”网站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腾讯网等网站共同发起的“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在互联网络中开展,以表达广大民众的深切哀悼和缅怀;给遇难同胞家属写信留言,表达慰问和抚慰,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 中新社发 张驰. 摄
|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九日电 题:聚焦国之殇之七:“点”烛寄哀思,留帖建新园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时针默默地指向了十四时二十八分,千百万网站着上了黑袖章的颜色。网页变得如此沉重,论坛留帖纷繁往来,却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一天前发起的“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渐成举国之殇。
这一刻的点击,是沉重的。
三分钟,让我们想得太多。汇聚网民人气的腾讯网:“就是这三分钟,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哭泣。”
“这泪水首先是为你,废墟下的人们,我们能感觉到你的身躯一点一滴在冰冷,我们能感觉到你的疼痛、呼号和恐惧。这泪水也是为你,劫后余生的人们,你们在那余震不断、洪水与疫病威胁着的帐篷里可好……”
在“全球华人网上家园”天涯论坛,编辑哀告:“今天是‘五一二’地震死难者头七的日子,飘逝的灵魂啊,请不要淹留在他乡。残破的故乡虽然是如此令人悲伤,但请怀着勉励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请点击蜡烛图片,为‘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送上一支蜡烛。”
网友们的回帖没有太多的言语:一支烛,一句“遇难同胞一路走好,愿那边没有地震”。
身处灾区的西南财经大学学生雷靖伟,在地震发生时,他一边奔跑一边向宿舍同学喊着“别穿衣服了,快跑!”躲过劫难的雷靖伟很快在他的博客上写下一篇《死亡面对面:惊魂二十四小时》。“晚上我躺在操场上,朗诵起温总理的《仰望星空》,愿幸存的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像他这样在灾难中幸存的网民还有不少,他们以特殊的文字祭奠着那些永远难再相见的家人、亲友、恋人。
这一刻的网文,是永存的。
铭记,是最好的祭奠。不少网民自发编写“抗震救灾英雄谱”,记录下那些为地震作为牺牲的人们。一首《致失去亲人依然坚守岗位的女民警姜敏》很快转遍了各大论坛:
“你把你的母爱给了活着的孤儿寡母,你却把你的终身遗憾,留给了另一个世界的亡亲逝女。你在短暂的休息时泪痕满面,你在救苦救难的时候,将微笑带给了活着的父老乡亲。”
十四时十分,在电脑前默默等待哀悼时刻的开封二十五中教师吕华华通过QQ向记者留言:“七天前的这个时候,汶川的学生可能正在小声地交头接耳,他们的老师或许正在想着下堂课的开场白,或许也有人预感到了大地的异样。然而,一瞬间山崩地裂,天地无情!”
沉浸在哀痛之中的中国网民表现出少有的沉静。新浪网“心飞永恒”网友留帖说:“别理会某些境外网站的幸灾乐祸言论。但愿逝去的人们会在另一个世界依然在关切地注视着自己的亲友和同胞!”
据知,网上公祭活动将持续到十九日十四时二十七分。“我们的文明”、“民族魂”等专题网站将长期保留网民哀悼,并建成网上“汶川大地震纪念馆”,永远纪念。(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