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8日电 随着网络的普及,地方党委和政府感受深刻的一点,就是互联网已成为掌握群众舆论动态,了解民意的主要载体。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文引述专家的观点指出,应建立网络突发事件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初步的社会舆情汇集报送工作和深度舆情汇集分析工作,为上级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认为,网络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有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处理快与慢、疏与堵、说与做的关系时,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在网络突发事件报道中,强化对突发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发挥引导网上舆论的主渠道作用。不怕网民知道,而怕网民不是通过权威媒体知道。
基层干部建议,对待网上突发舆情,要像处置现实社会中的突发事件一样,尽快制定并完善一套应急预案,从而适应新形势需要。
上海市网宣办已经完成《上海市互联网舆论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草案。上海市网宣办副主任谢海光说,凡事预则立,在这部预案中,按照互联网舆论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互联网舆论事件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其中特大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全市性的,对本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受到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全市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文章指出,要将网上舆论引导与网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西方危机管理中政府对危机的处理和巧妙利用媒体的能力值得借鉴:首先,危机发生后,政府要有快速有效的协调处置能力;其次,政府要及时利用媒体化解公众的对立、恐惧心理;第三,政府要有对社会公众及时动员的能力;第四,政府要注意危机传播处理方式对公众的影响力。政府要避免只说不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