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王伯勋:如何从梵·高看到东西互鉴?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如何从梵·高看到东西互鉴?
——专访画家王伯勋
作者 文龙杰 徐皇冠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中,东西方造型艺术在很长时段内、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生活于十九世纪的荷兰画家梵·高,其作品中就有非常显证的东方色彩,而这种东方色彩正是画家所生活时代的艺术潮流,这也是世界美术史上“后印象派”发生的基础背景。从艺术发生角度看,梵·高的艺术选择既是他个人的天才创造,更是时代发展必然。
以梵·高著名的《向日葵》为例,画面上色彩的纯粹化、造型的平面化、笔触的写意化等方面外显,均可在同时代中国造型艺术中找到互印关系的素材存在。如何从梵·高看到东西互鉴?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学者、画家王伯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名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均有涉猎的学者,能否谈谈美术在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王伯勋:从美术专业来看,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一直存在,而且是世界美术史亘古不变的潮流。从人类早期的洞窟壁画、器物彩绘来看,东西方都采用天然矿物质色粉掺和动物油脂绘制。这说明人类文明初期,不同文明族群间的美育美化高度相似,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说西方美术“写实”、东方美术“写意”。个人认为,在很长时间里东西方之间美术并无绝对差异,对空间、质感及由此生发开来的精神追求是趋同的。
以公元十世纪末这一时段,比较来看东西方美术。这个时段是欧洲的中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此时,欧洲美术家注重形象的准确性和对细节的表现,透视等表现技法日益成熟;宋朝画师开始对自然物理进行近乎科学的追求,才有了“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的经典故事。由此可见,很长一段时间内,东西方美术的追求是一致的,二者分径而行的情况发生在晚近。
明清之后,由于职业文人参与绘画,并且占据美术史书写主动,才将“尚意”的美学主张推举到空前高度。但是,中国传统美术中对务实、求真的追求并没有消失,在民间美术中得以保留。
中新社记者:美术史上有很多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例子,能否举一些经典的例子?
王伯勋:美术史上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例证非常普遍。克孜尔石窟和敦煌石窟壁画、雕塑可作证明。
大约两千年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古代西亚、欧洲地区的造型样式与塑造手法传入中国。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动态具有明显的古希腊雅典雕塑特征,画面中人物有些是西域僧人,当时的画师为了表现他们鼻高目深的面部特征,使用了有着明确立体感的表现手法,中国古代文献中将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凹凸法”。
前述情况在稍后开凿的早期敦煌石窟壁画中也很常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石窟壁画更为中国化。这说明中华民族历史上就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中合理成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正是中华文明生命力所在。
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不只有西方影响东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也同样影响着西方,典型例子就是中国瓷器西传。
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词,可见中国瓷器的文化意义。早在宋代,随着海上贸易发展,中国的瓷器远销到当时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地区。明清时期,中国的制瓷业更加发达,瓷器贸易对象基本涵盖了当时的欧洲各国。自此开始,中国瓷器成为当时西方国家人们热捧的生活器皿,中国艺术样式随之影响欧洲艺术。当时,欧洲艺术家从中国瓷器中寻找创作灵感成为一种时尚,中国瓷器对17世纪“洛可可艺术”艺术样式形成发生重要影响。
再如,形成于17世纪中叶中国江浙一带的“波臣画派”,就是在来华传教士利玛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一艺术流派的创作,将中国画的水墨语言和西方绘画的光影造型手法相结合,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又有西方画的体积与质感。波臣派绘画对此后中国人物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直至当下。清朝时期曾入朝为官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根据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和毛笔宣纸等工具材料的物理特点,改造了油画,形成了兼具西画空间体积质感和中国传统意蕴的艺术样式。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之下,取得卓著成就的艺术家很多,林风眠、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董希文等人皆是。
中新社记者:生活于十九世纪的荷兰画家梵·高以独特的风格为世界所熟知,为什么说梵·高的作品其实很“东方”?
王伯勋:荷兰画家梵·高因为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一般被大家当成西方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
在世界美术史中,梵·高属于后印象派画家,与他同为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人物的还有塞尚、高更。之所以说梵·高的艺术很“东方”,要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生说起。
“后印象派”是相对“印象派”而言,印象派绘画的发生基于近代物理学,印象派画家把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应用在写生创作中,以此实现对古典主义绘画的反拨;后印象派画家则是对印象派画家唯科学的倾向进行纠偏,主张艺术应更尊重主观感受,因此,后印象派绘画的画面形态偏于平面化、表现化。
在后印象派发生之际,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门开放,其版画(印刷品)传到西方,被当时寻求个性解放和异域趣味的后印象派画家看到,日本版画中的平面性、装饰趣味等元素激发了后印象派画家的创作灵感,为其创作提供了重要参照。其中,梵·高就是受日本版画影响较深的一位。从现有资料看,梵·高曾多次用油画工具材料临摹日本版画。
日本古代版画受中国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梵·高艺术创作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当然,成就梵·高艺术的因素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中新社记者:很多著名的现当代艺术家都得益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又非常了解和善于借鉴西方绘画技法,在您看来这是不是他们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密钥”?
王伯勋:个人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现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艺术家成长过程中,跨文明种类的交流互鉴至关重要,很多成功艺术家个案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此,以贝聿铭、吴冠中和吴为山三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例略作说明。
在我的艺术视野中,以建筑设计闻名于世的贝聿铭更像是一位艺术家,他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后来深入学习西方建筑科学,终成一代大师。从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结体与构造,充满山与水的隐喻;建筑内部则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以人为本的致用追求。
吴冠中早年留学法国,学到一套在当时西方艺术之都巴黎流行的观察方法。但他艺术生命中更多的时间还是在中国本土度过,他用西方的观察方法来表现本土生活,形成“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吴冠中本人将这种创作状态表述为“水陆兼程”“风筝不断线”,其实质是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一名当代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艺术实践更具代表性。吴为山幼承家学,在诗文、书法方面受到良好启蒙教育,积累了同时代人少有的传统文化底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有机会长时间在欧美游历,为其后来的艺术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国际视野。2002年,他提出“写意雕塑”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立足当下,吸收东西方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构建起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语言体系。
综上所述,这些艺术家能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审视自己的艺术实践,把“交流互鉴”当作一种工作方法,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也成为他们艺术成功的“密钥”。
中新社记者:您在创作和研究中如何处理“东”与“西”的交流与碰撞?
王伯勋:我坚定地站在文明交流互鉴立场,对于来自“东”“西”方的文化资源,我都欢迎!
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高度发达,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封闭在孤立的环境里,只有交流才能发展。
作为一名画家,虽然早期所学是中国画,但我并未拘泥于此,而将学习视野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时很难归入“中国画”的尴尬局面。后来,全国美展中设立了“综合绘画”,这才有了展出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一直没有放弃与自己创作实践相关的理论探索,并且把研究的着力点放在艺术家个案研究领域。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来看,成功艺术家个案证明创作实践必须有创造性的理论相支撑。
多年来,自己的艺术发展正是得益于这种以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为前提,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互动。(完)
受访者简介:
王伯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供职于中国美术馆,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美术现象及艺术家个案研究,同时致力于创作实践,提出“写意重彩”概念。作品入选第11、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4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全国首届壁画大展,第3、4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出版专著《油画中国风——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风筝不断线——吴冠中艺术思想中的乡土情结》《论道当代——主题访谈19篇》《王庐记——我和我的写意重彩画》;第1、3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