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自然更可亲近
幕天席地、享受绿色是时下城市居民热衷的休闲方式。据5月23日澎湃新闻网报道,浙江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日前公布首批10个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园绿地,并就开放后是否应设置帐篷区、帐篷区设在哪里、开放区域可以开展哪些活动等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城市居民越来越青睐于踏青郊游、露营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但一些公园绿地并不开放共享,且往往会设置标牌提示,倡导公众不要随意进入和践踏,这也使得不少公园绿地“可望不可即”。
今年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杭州此举正是对该通知要求的跟进和落实。
拓展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可谓深得人心的举措。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公园属于公共资源,倘若绿地面积增加,却没能得到有效利用,恐怕有违公共利益,也有违其建设初心。进行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不仅有利于盘活这些绿地资源,彰显公园的公益属性,而且是对民众呼声和需求的积极回应。
推动公园绿地对外开放共享,要加快步伐,也要做到“放而有序”,这就需要城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区别的开放共享,明确哪些区域可以开放、什么时间开放、可开展哪些活动类型、游客承载量多少等。同时,相应的配套服务要跟上。杭州的此番试点中便明确,按照公益性绿地优先、有明确管理养护主体的绿地优先、设施齐全和资源丰富的绿地优先的原则,先开放城市公园绿地,同时明确了养护、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入了增加绿色活动空间的阵营。比如,上海部分区域的道路“落叶不扫”,给市民留下亲近自然的机会;北京确定将在特定范围建自然带,“野草不拔、提升荒野度”,补充完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并为市民营造天然绿色氧吧。
推动公园绿地对外开放共享,让城市更宜居,这样的“小事情”改善的却是“大民生”。这项工作的进展,也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人性化服务水平。对此,我们深深期待。 (来源:工人日报)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8日 17:02:43
- 2024年12月28日 15:02:12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