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精神在这里升腾
白求恩精神在这里升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9日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与中国医务工作者一直秉承的白求恩精神一脉相承。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前身是抗日战争中建立的白求恩学校。几十年来,白求恩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白求恩精神的火炬依然在神州大地上熊熊燃烧。在新时代,白求恩精神应该如何传承发扬?如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来到了吉林省长春市,对该院进行了深入采访。
“舍生忘死、精益求精、无私忘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院长秦彦国用这3个词来概括他理解的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名字,但我还是在最终选择了学医之后,才真正对他形成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未来我们需要以更形象、更直观、更有血有肉的方式,将白求恩精神弘扬下去。”
“医生只能无限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
回国!
2001年的一天,日本秋田大学心血管外科医生柳克祥做出了决定。
柳克祥1993年赴日本求学读博、做研究员,2001年时已成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教官、秋田大学助理教授,是一名前程似锦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年薪达到100万元人民币。
“当时在日本已经待了8年多,应该回国效力了,只是还在犹豫。”如今已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的柳克祥回忆道。
促使柳克祥下定决心的是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的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位日本医生凭借高超的医术,救活了一个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中国女孩。其中说道,中国国内好几家大医院都治不好这个女孩的病,声言已经超过了中国当时的治疗界限。
“当时我一下子被触动了。作为中国人,又是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柳克祥说,“那时候我就决定回国,努力缩短中国心血管外科诊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这个执念终于在2004年10月落地开花。作为吉林大学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柳克祥带着精湛的技术和一颗赤诚之心回到祖国,就职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工资不到在日本时的1/20。
“我想回中国干事,根本没计较过利益。”柳克祥说,回国后转年1月,医院就组建了心血管外科,加上他,一共只有4位医生、2位护士、1位体外灌注师。
从这“七八条枪”开始,柳克祥和他的团队用了18年时间,在心血管外科关键领域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把中国心血管外科诊疗水平提升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攻克心血管外科领域病情凶险、手术难度大、致死率高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柳克祥带领团队发明了“柳氏手术”,“在豆腐上缝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无需输血,将心血管外科领域急危重症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从10%—30%降到5%以下。
一个外科医生一辈子能发明一种手术方法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而柳克祥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发明了11项手术术式。这些新手术方法、研究成果被国际外科领域最高级别杂志收录。
技术提升无止境。“以前做主动脉夹层手术,得把患者‘冻上’——将体温降到25摄氏度或以下才能做。现在我们可以在正常体温下做了,这就减少了低温对血液系统和肌体的破坏,全世界都做不到。”柳克祥说,“回国时我就想把心血管外科做好,把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做强。如今理想实现了,在某些方面我们还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白求恩看来,医生的职责就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这就要求医生只能无限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柳克祥说,“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一是医术精湛,二是为老百姓服好务,医德要高尚,最终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8个字。没有医德,多高的技术也没有用。做医生,不把患者当成亲人,怎么能对他好?”
“我宁可在手术台上压迫止血5个小时,也不能等”
开刀!
妇产科诊疗中心主任崔满华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抉择。
一位外地转诊患者在当地医院分娩后,因产后出血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血压仍然下降、血色素持续降低。转入二院后,采取了输血等一系列救治措施,患者血压仍然上不去,情况危急。出差刚下飞机的崔满华接到医院电话后,提着行李箱火速赶到医院。
“那时患者的血色素降到4克,凝血功能已经测不出来。患者的肚子鼓鼓的,做彩超发现里面全是血。”崔满华说,当时院内的血小板悬液、纤维蛋白原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制剂已经用光,如果不开刀,等待病人的只有死亡;如果开刀,由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缺乏上述改善促进凝血的制剂,术中可能难以止血,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但还有一线生机。“当时我们在全长春寻找血小板悬液,但它的制作比较复杂,最快也需要5个小时才能到。”崔满华说,再等5小时,患者就没命了。
开刀还是不开刀?崔满华沉吟片刻,拍板了——“开!”她和同事们说,“我宁可在手术台上压迫止血5个小时,也不能等!”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患者被迅速推进手术室。“开刀后,血是直接喷射出来的,患者肚子里有大约3000毫升的血。”崔满华对这一幕印象深刻,“清理好血块后,能清楚地看到一个小动脉在‘呲呲’地冒血,一扎住这个血管,患者的血压就开始回升,心率也开始恢复正常,我们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
后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崔满华,在扎住出血血管、患者血压回升那一刻,手术室全场肃静下来,有的人忍不住流泪。“动脉血管出血就是这样凶险,如果害怕担责、不敢开刀,患者肯定没命了。但是找到问题后,其实就是一钳子的事儿,患者就得救了。”崔满华说。
给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崔满华刚结束一台复杂的手术。当天她已经做完3台难度较高的手术,还有3台手术在等着她。“一天十多台手术是常有的事,估计今天又是晚上八九点结束。”崔满华的语气很平静,这样的繁忙,她习以为常。
作为远近闻名的专家,崔满华的门诊一号难求。每天早上7点,她的办公室门口就会排起长队。“很多挂不上号的患者一大早来排队,赶在她上班之前问诊。”医院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瞿文瑞介绍,为了满足这些患者的需求,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崔满华就会到办公室,免费为患者一一解答病情,之后再开始一天紧张繁重的工作——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手术……忙的时候,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去不了卫生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她的常态。
崔满华是中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获得者。按照崔满华的理解,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不仅意味着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时刻为患者考虑的同理心以及敢于为挽救生命豁出一切的责任心。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终于找到了愿意无私帮助我们的人”
报名!
2018年的一天,当得知医院要组建援助萨摩亚医疗队时,心血管内科教授张基昌毫不犹豫报了名。
“不用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吗?”记者问。
“估计家里人不太同意,我是先斩后奏,先报名,再做家人的工作。”张基昌告诉记者,“我就跟家人说,都报过名了,不能当逃兵啊,家人最多生两天气,也就让我去了。说到底,家人还是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
每当有需要,张基昌总是冲锋在前。无论是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救援还是新冠疫情期间进行抗疫支援,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这种时候,大家都知道去了可能有危险。但反过来想,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和张基昌有着同样想法的医生还有很多。2019年1月18日,作为中国(吉林)第二批援萨摩亚医疗队队长,张基昌和医院其他科室5名医生组成的医疗队抵达萨摩亚,开始了为期半年多的医疗援助任务。
萨摩亚是一个南太平洋岛国,由10个岛屿组成,人口不足20万。“医疗队是根据萨摩亚的需求组建和派遣的,我们6个人有6个专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肾病内科、病理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这6个专科是萨摩亚没有或奇缺的专科。”张基昌告诉记者,到萨摩亚后发现当地医院不仅缺少医疗设备,还缺少专科医生。他们不仅要协助当地开展相应专科的临床救治工作,建立稀缺专科的临床诊疗流程和门诊,还要想办法培养本地医疗人才,为萨摩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萨摩亚长期缺少组织病理医生。“刚到这里时,我发现医院2018年有多达1000多份病理报告没有完成。”医疗队病理科医生梅向林说,没有病理报告,医生很难根据准确病情采取诊疗措施。于是,他加班加点,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积压的所有病理报告,还把2019年的新病理报告按时发出,同时带教一名当地的组织病理医生。
萨摩亚是热带国家,终年炎热,皮肤病高发。医疗队皮肤科医生牟妍从零开始,在这里建起皮肤科门诊。皮肤内科医生、治疗室医生、皮肤组织病理科医生、技术员……牟妍一人身兼数职,半年多时间完成门诊量2100余人次,填补了当地皮肤专科的空白。受牟妍影响,当地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海莲娜决心做一名皮肤科医生,她说:“中国皮肤科专家帮助很多病人消除了痛苦。我跟中国医生学习了很多知识,真希望能有更多中国老师来到萨摩亚。”
完成首例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软骨黏膜切除术等,填补了萨摩亚医疗史上的空白;开创性将心脏超声检查、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常规应用于临床,将闲置的医疗设备利用最大化;培训指导泌尿系统结石及感染的诊治,规范诊治流程,大大提高泌尿外科疾病诊治能力……援萨期间,医疗队一边救死扶伤,一边倾囊授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医者无国界、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
2019年8月中旬,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我们终于找到了愿意无私帮助我们的人,所以在即将分别之际,我们是如此的不舍和难过……”临别之际,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派拉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目前,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对萨摩亚的援助还在持续。而这也是中国援外医疗的一个缩影。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60年来,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目前,援外医疗队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医生远渡重洋,奔赴世界上最需要他们的地方,造福当地人民。他们不都是新时代的白求恩吗?
熊 建 王美华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2日 00:04:42
- 2024年11月21日 22:45:01
- 2024年11月21日 22:22:34
- 2024年11月21日 14:10:23
- 2024年11月21日 14:03:33
- 2024年11月21日 11:16:50
- 2024年11月21日 09:30:55
- 2024年11月21日 09:28:03
- 2024年11月20日 18:33:42
- 2024年11月20日 15: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