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协委员谈大运河保护:“内外兼修”“软硬兼用”
中新网南京1月16日电 (记者 朱晓颖)保护大运河内部水质,改善大运河外部生态环境,涵养大运河硬招牌,挖掘大运河“文化+”软元素……正值江苏省两会期间,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为大运河保护建言献策。
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大运河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润泽一方百姓。如今,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启了新篇章。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一份集体提案提出,在大运河沿线加快实施遗留地块土壤风险管控,做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序推进地块开发再利用。
这份集体提案提出,工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联动监管。明确部门、乡镇、企业等各方工作责任,将化工遗留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体系。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肖洋在受访时建议,完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遗产点标识。对大运河遗产的介绍,要表现出遗产点、园、带的位置关系,标注遗产所属河段、遗产区范围边界、文物资源分布等信息,实现大运河文物信息的系统性展示。
肖洋表示,可提取各地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特色运河遗产进行专门介绍,阐释该遗产点因运河展现出的特色地域文化价值。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苏州市委会主委、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副主席、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主任朱依东建议,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中苏商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朱依东建议,以运河遗产记录苏商印迹,以运河文脉涵养苏商精神,以运河复兴孕育苏商机遇。在具体做法上,丰富江苏“美丽中轴”的苏商文化内涵,围绕大运河、苏商和相关城市文化地标,推出一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苏商文化作品、文创商品。
此外,朱依东认为,可借助社会资本,用活文化旅游基金、专项资金,吸纳广大苏商投资运河文旅项目,创新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运营模式,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完)
- 专题:2023年地方两会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3日 19:37:17
- 2025年01月23日 19:26:33
- 2025年01月23日 18:13:14
- 2025年01月23日 16:11:10
- 2025年01月23日 15:39:14
- 2025年01月23日 15:36:04
- 2025年01月22日 17:48:39
- 2025年01月22日 17:23:26
- 2025年01月22日 15:00:25
- 2025年01月22日 1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