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雍际春:伏羲,为何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中新社兰州8月4日电 题:伏羲,为何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专访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雍际春
中新社记者 丁思 李亚龙
甘肃天水是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2022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突出“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宗旨,以“讲好伏羲画卦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海内外中华儿女线上线下拜谒问祖。
为何伏羲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伏羲氏神话传说符号,从民族精神内涵方面如何破译?对于当下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华文明发展,有何借鉴和启示?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雍际春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伏羲的神话传说如何生成与演变?该神话传说的传播路径和辐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
雍际春:史称伏羲之母为华胥氏,在雷泽踩巨人足印有感而孕,“历十二年而生伏羲”于成纪。伏羲出生地成纪就是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这里留存有大量伏羲女娲及其部族活动的遗迹和传说故事。遗迹主要有卦台山、龙马洞、女娲祠、风台、风谷、风莹等,传说主要有洪水故事、开天创世、兄妹成婚、抟土造人、女娲补天等。
自先秦以来,由于其独特地位和非凡贡献,伏羲乃至女娲成为中华民族历代口耳相传又见诸典籍史乘,并加以推崇、歌颂、祭奠、信仰、寻根的对象。历代贤哲学人乃至统治阶层,遂以伏羲、女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复经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加之民间传说的推衍流传、民间信仰崇拜与风俗习尚的浸润习染,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内涵深奥丰富而蔚为大观的伏羲文化。
随着伏羲部族的强大和迁徙,他们东进中原,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子孙遍布黄河流域。从西向东迁移的过程中,伏羲部族也和别的部族融合,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向北进入今天的内蒙古高原地区,向南进入长江流域,再到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
伏羲也因此成为蒙、满、苗、瑶、彝、藏、壮、黎等各族信奉的始祖。曾一度有学者认为伏羲女娲的传说起源于西南地区,这是文化源与流的关系,不能将两者本末倒置。可以确定的是,在上古民族萌芽之时,伏羲就被大部分族群所认同。
甘肃天水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确定每年6月22日举行。今年,甘肃官方首次组织“56个民族代表”参加公祭伏羲大典,也再次说明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始祖。
中新社记者:伏羲氏族的文化创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雍际春: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和他的部族在文明初创中做出多方面奠基性的文化贡献。主要有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养牺牲、作甲历、定嫁娶、创礼乐、制九针、立占筮、设九部、以龙纪官等。这些发明创造涉及物质文化的众多方面、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制度文化的萌芽。
例如,“始画八卦”是对世界阴阳二分和变异规律的发现与概括,并抽象为符号加以表示的体现;造书契是文字的初创,标志着结绳记事时代的终结和文字书写时代的来临;制嫁娶、置婚姻和定姓氏,是婚姻制度的巨大变革和社会进步。
史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这说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为图腾。随着迁徙和部族间交融,伏羲氏将渐次征服和结盟的各部落图腾也部分融入蛇图腾之中,从而形成以蛇身为基础,附加牛耳马齿、鹿角虾须、鱼鳞蛇身、狮鼻虎爪的多图腾组合的龙图腾。
龙图腾由生物性的蛇复合、混血成为虚拟生物的龙,正是伏羲部族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在上古图腾崇拜中的典型体现。这体现伏羲部族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和合大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塑造。
千百年来,龙图腾崇拜和龙文化习俗世代传承,深入人心,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龙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
中新社记者:伏羲始祖文化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
雍际春: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既有多如繁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作为证据,也有见于典籍史传记载和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史传说足资印证。各民族对于伏羲的生平事迹和传说内容可能存有差异,但在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中,伏羲不仅是创世英雄和民族始祖,还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
由伏羲及其文化所奠基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刚柔相济的变通精神、包容求同的和合精神。
尤其是伏羲发明的八卦,既是一种符号或图形,也是一种数字或信息编码,它是以抽象符号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思维表达方法。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源头都可以从周易和八卦里面找到实证。八卦及其易学体系闪耀着阴阳变异、辩证思维、逻辑演绎、中和包容的智慧光芒,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
伏羲文化特别是其中阴阳变异、刚柔相济的变通精神,千百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心灵成长、精神塑造、性格养成、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新社记者:伏羲为何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有何启示?
雍际春:从古至今,祖宗崇拜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传承、保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精神基因。正如中国每年春运返家潮,清明节期间的回家祭祖扫墓,这都是祖宗崇拜的典型体现。
远离故土、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要追根溯源,伏羲也就成为他们心目中公认的中华人文始祖。寻根拜祖,是他们精神和归属感的迫切需求。即使身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女不会说汉语,但他的父母一定会告诉他,他的根在中国。
伏羲时代已是遥远的过去,但是由伏羲所奠基的中华文明及其精神财富,仍然是滋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源泉,如今的我们依旧受惠于此。
在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伏羲文化,加强对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内涵意蕴的研究开发。随着信息时代来临,还可探索青少年感兴趣的数字化表达方式,普及伏羲女娲的故事,从小培植崇敬之情。
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是一以贯之的,它如同基因一样延续,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这种精神力量,既是伏羲部族不断走向强大的有力支持,也成为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百折不挠奋进崛起的力量源泉。
中新社记者:东方有伏羲和女娲,西方有亚当和夏娃,这对于揭示人类起源有何启示?
雍际春: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中国也不例外。创世神话首先回答的就是宇宙世界和人怎么来的问题。东方的伏羲、女娲,西方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是在东西方不同文化氛围和各自创造的文化类型下的始祖形象,是对人类起源的不同演绎和浪漫表达。
在大量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史传说里,有专家学者还发现这样的规律:许多西方早期的非凡人物、神灵,他们遇到各种困难时,最终依靠上帝来化解。中国人却不是,正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等故事,他们历经千难万险,自己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这正是源自伏羲时代中华先民所传承的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伏羲及其部族所开创的人文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并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绵延壮大,历经磨难与考验而不断复兴并充满生命活力的基因密码和力量之源。
在面向未来、走向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由伏羲所开创和奠基的中华古老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创美好未来的文化宝藏和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发掘和弘扬光大。(完)
受访者简介:
雍际春,汉族,甘肃清水人。天水师范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省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和“飞天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地理、陇右文化等,已出版《秦早期历史研究》《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沿革》等专著、合著20余部,发表文章150多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奖励20多项,荣获甘肃省教学名师。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5日 00:17:48
- 2025年01月24日 21:26:47
- 2025年01月24日 15:25:37
- 2025年01月24日 15:15:36
- 2025年01月24日 14:58:57
- 2025年01月24日 13:57:51
- 2025年01月24日 11:28:12
- 2025年01月24日 00:09:07
- 2025年01月23日 19:37:17
- 2025年01月23日 19: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