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李昆武:中国漫画书何以走红世界?
中新社北京8月2日电 题:李昆武:中国漫画书何以走红世界?
作者 孙晨慧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走出国门的漫画家,李昆武凭借《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全三册)漫画三部曲,荣获“中国漫画大奖金龙奖”、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同时荣膺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和“历史会晤”文化节最佳历史类漫画大奖。2022年3月,李昆武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中新社“东西问”近日独家专访李昆武,讲述他如何创作出走红世界的中国漫画书。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从业30余年,你的作品多次在海外获奖。你创作过很多有关“大时代背景下普通民众”的作品,比如《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我的母亲-心真》等。身为中国漫画家,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走红海外?
李昆武:这些作品大多以图像小说形式示人。从表现形式上讲,它是“小说”与“绘画”的结合体,和中国的某些连环画类似。它的剧情一般较长较复杂,风格多样。
这种盛行于欧洲的表现形式比较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就像做了一道菜,我把筷子换成了一副刀叉递给外国读者,他们自然就容易读懂其中的故事了。
我的书《从小李到老李》自2005年开始创作,2010年完成出版工作,期间恰好赶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渴望了解中国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是怎么发生的?中国的百姓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的作品恰好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反映的是当代中国的历史。所以说,这些作品拥有一批海外读者,主要是大背景和小条件相互结合的缘故。
中新社记者:迄今为止,你的部分作品在中国、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以十六种文字正式出版。有哪些代表性作品的译本,各有哪些特色?
李昆武:事实上,我的作品可以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外的影响力感觉上要比国内大。图像小说的呈现方式类似电影的分镜头,这种呈现方式很容易让不同国家的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故事走向。
《从小李到老李》算是我所有作品中被译制成最多语种的作品。除了刚刚提到的版本以外,近期还会推出克罗地亚文版。不同版本的作品会因各国审美特点生成不同的包装,另外也会因语言差异存在内容理解差异。
我记得在译制成芬兰文版时,题目被翻译成“中国”。后来我和编辑解释,这本书只是反映中国某一段时期某一地区的某些人的故事,并不能仅用“中国”替代。从翻译角度上讲,和译者沟通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过程。不过各个版本都是从中文原版翻译过去的,读懂故事里蕴含的人情,翻译自然会带有不同的韵味。
中新社记者:你的漫画作品能够跨越不同文化,以十几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的原因何在?你认为,中国漫画在海外如何被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李昆武:在一次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新书签售会上,我记得一位金发碧眼的欧洲女生对我说:“我恨你。”后来她告诉我原因,说是自己看完我的作品《春秀》以后感触很深,纠结主人公多舛的命运,哭了一晚上。我想通过这一事例表达的是,人性是相通的,不同国家间的人会彼此产生共情。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在我的作品里,我会把每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尽量刻画得生动鲜明,表现出他们面对时代,面对眼前事物最真实的一面。每个故事里的人物都具有时代性,但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是超越时代、超越种族的。
在《从小李到老李》这本书中,我记录了自己结婚时搬新家的情景。这个细节的加入我就是参考了法国朋友欧立行的建议。这部分细节描写打动了很多读者。由于我撰写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难免会出现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不畅。如果能多和不同国家的朋友交流,不仅会产生更多创作火花,故事也容易受到当地读者的喜欢。
中新社记者:有人说,你的作品可以从小人物的成长反映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从业30余年,你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很深的“家乡烙印”。为什么带有中国“乡土文化”和“时代变革”的作品会引发国际关注?
李昆武:我的作品都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创作出来的。
这些年,我在外面去了很多地方,眼见的多了,我对家乡的理解和刻画变得愈加鲜明立体。我的家乡在昆明,自然而然会带有春城特色。世界园艺博览会曾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举办,这也可以视为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上,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大家从我的作品中嗅到了乡土气,我想这是世界看到中国在迈向城市化进程中,惦念着乡土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个性的体现。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在大家的喜好中,我收获了灵感来源,也对自己作品拥有的个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新社记者:你曾经说过:“越是个性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能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内涵?
李昆武:海外读者对中国乡村生活有着强烈的好奇,而乡村正是世界的一部分。很多海外读者并不在意我笔下的城市是否是昆明,是否位于中国西南部,他们更在意故事本身以及人物经历,这些要素都了解之后,他们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更大的兴趣,乡土这两个字才会从这些故事中逐渐浮现出来,成为概括提炼作品的一个辞藻。
提到个性就是要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存在即合理,你的存在要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像绘画创作,你的作品不是为别人而创作的,画好自己的故事,专注自己的作品,自然就带有个性特征了。我相信个性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它是嘉奖给专注的人们的礼物。当然,个性也是需要符合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真善美。
中新社记者:在你看来,漫画对促进东西方交流起到什么作用?中国漫画跨文化传播有何价值和意义?
李昆武:电影有多广泛,漫画就有多广泛,图像小说就有多广泛。
漫画这一特殊载体可以承载自然、人文、生活等方方面面。从我的作品来看,它涵盖了老昆明人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当读者看到我笔下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便会和这片土地产生感情。
我们可以把漫画作为展现我们生活方式、人文情怀的一种载体,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大家走进来再走出去,以一种轻松的展现形式为我们的后人,乃至全世界记录下这个可爱的城市、这片可贵的土地。(完)
受访者简介:
李昆武,《春城晚报》资深美术编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凭借《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全三册)漫画三部曲,荣获“中国漫画大奖金龙奖”、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同时荣膺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和“历史会晤”文化节最佳历史类漫画大奖。“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3日 17:37:57
- 2024年11月23日 17:28:25
- 2024年11月23日 15:08:22
- 2024年11月23日 11:42:23
- 2024年11月23日 09:39:55
- 2024年11月22日 22:13:46
- 2024年11月22日 17:08:13
- 2024年11月22日 16:41:55
- 2024年11月22日 15:32:21
- 2024年11月22日 09: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