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活动走进广东南澳 探秘生物多样性

“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活动走进广东南澳 探秘生物多样性

2022年06月22日 1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活动走进广东南澳探秘生物多样性
    启动仪式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中新网汕头6月22日电(记者 程景伟)6月21日是夏至,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天,第四届“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广东自然保护地探秘”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南澳青澳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北回归线广场举行。

  广东省林业局副局长吴晓谋、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波、南澳县县长姚玳勇等出席活动,来自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质局、团省委、省摄影家协会等有关单位代表、各地市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代表等约150人参加活动。

探秘活动现场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探秘活动现场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是一条具有特殊意义的纬度线,它深刻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自然地理现象。从全球来看,北回归线上大都是荒漠带,而广东受特殊地形地貌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常年植被茂盛,是全球北回归线上少有的绿洲。位于南澳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是中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是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广东的第一站。

  活动现场,广东省林业局发布《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视觉识别标准化手册(试行)》《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设施标识规范(试行)》《广东省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建设技术指引》等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系列成果,为广东自然保护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南,为构建专业、规范、高效、特色的自然保护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前“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活动,曾推出海洋科普课程——《“守护蓝色家园”海洋系列科普课程》,在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中推广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为推动其他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开展科普工作,广东省林业局又发布《陆地生态系统基础课程》,将科普与自然节气、森林保护、传统文化、民族体育等内容相结合,开展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科普课程体系。

  启动仪式还公布了“万物有灵·绿美南粤”广东自然保护地摄影大赛获奖名单。比赛共收到各自然保护地报名作品6000余件,拍摄于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粤江山》拔得头筹。

民众登上南澳岛的山峰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民众登上南澳岛的山峰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启动仪式后,在科普讲解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与会代表们参加了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科普课程、“南澳1号”海丝文化科普课程、黄花山生物多样性课程、海岛茶文化体验课程、海岛藻类养殖科普课程、总兵府海上丝绸文化课程、南澳候鸟科普课程、候鸟观测科普课程等5条探秘路线8个科普课程项目。

  据了解,广东省林业局自2019年起,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广东自然保护地探秘”主题科普宣教活动。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力,2021年被中国林学会授予梁希科普奖全国第一名,这是中国林业科普的最高奖项。

  目前,“广东自然保护地公共服务平台”已入驻“粤省事”小程序。公众可通过该平台预约参观自然保护地,体验地质地貌、动植物和生态建设等科普课程。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85家自然保护地入驻该平台,累计预约达10万人次,成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从“关起门来搞保护”到“打开门来做科普”转变的又一重要举措。(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