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戴庞海: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东西问)戴庞海: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中新社郑州6月16日电 题: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专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庞海
作者 杨大勇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大河文明占据着重要位置,黄河文明更是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引发广泛关注。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戴庞海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围绕黄河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如何推动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等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何种地位?
戴庞海: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有其鲜明的特色,它是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更迭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与突出代表,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黄河文化迎来传承和创新的大好时遇,也是黄河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与世界其他河流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机遇。
中新社记者:黄河文化对世界文明有哪些影响?
戴庞海:黄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哺育了占世界总人口约20%的中华民族,这是其最大的贡献。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外传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尤其是以黄河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等,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出对世界文明史有重大贡献的商周文明以至汉唐文明,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创造了伟大奇迹。
历史上,黄河文化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发生了“箕子赴朝”“徐福东渡”等历史典故;向南,与长江文化相互融合,众多客家人、河洛郎越过岭南,漂洋过海深入东南亚,把黄河文化带到海外;向北,影响了西辽河流域,并越过白令海峡,影响了北美、中美洲地区;向西,汉代张骞、甘英等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交往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日本等国家派遣大量使节、留学生等来华交流。宋朝时,中国对外开放走向巅峰,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向东延伸至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唐宋时期的都城长安和东京汴梁成为当时全球范围内最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其城市文明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通过这些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中新社记者:黄河文明是如何与其他大河文明交融互鉴的?
戴庞海:从全球范围看,大河文明都是一种显著存在。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发展起来,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此背景下,黄河、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得以繁衍生息,并且相互之间有了交融互鉴。
改革开放后,黄河文化同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譬如学术交流、文化旅游、建立大河文明联盟、为留学生开设中华文化课等。
正是在对外开放与交流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黄河文明。黄河文明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交流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范本。故而更系统深入地研究黄河的起源、演变、特性、治理历程与黄河文化,可以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提供科学依据。
中新社记者:当前背景下,如何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戴庞海: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基础上,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为弘扬黄河文化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应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努力把黄河打造成全球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廊道,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首先要深入挖掘和整合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以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构建黄河文化品牌并大力对外推广,从而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要着力塑造黄河文化品牌,逐渐构建起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框架体系;第三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的渠道与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黄河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从传播的可视性、趣味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扩大黄河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完)
受访者简介:
戴庞海,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学系创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尤其是中原文化的教学研究,兼任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文化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化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原智库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有《国学简史》《中国商会发展史》《中国文化史探究》《昨非庵日纂注译》《中原文化大典•地理卷》等著作。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31日 20:37:09
- 2024年12月31日 16:55:33
- 2024年12月31日 14:43:17
- 2024年12月31日 12:24:08
- 2024年12月31日 10:35:45
- 2024年12月31日 08:34:50
- 2024年12月31日 07:31:10
- 2024年12月30日 12:30:40
- 2024年12月30日 12:30:00
- 2024年12月30日 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