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西问丨定明法师: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如何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东西问丨定明法师: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如何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2022年05月19日 1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东西问】定明法师: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如何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鉴?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定明法师: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如何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如何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专访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

  中新社记者 杜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数千年交往,文明互鉴贯穿始终,其中不乏高僧大德促进两国佛教交流、丰富中日佛教史乃至文化史的内容。晚明的禅宗高僧隐元隆琦禅师在63岁时应邀东渡日本弘法,并把中国先进文化传入日本,对日本江户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纪念隐元禅师圆寂350年,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近日接受“东西问”独家专访,揭秘隐元禅师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符号以及“黄檗文化”扎根日本并流芳海外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隐元禅师为何东渡至日本弘法?

  定明法师:位于福建福清的黄檗山万福寺,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名僧辈出,是中国禅宗著名的丛林,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临济祖源、黄檗祖庭”。

万福寺。<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谢贵明 摄
万福寺。中新社发 谢贵明 摄

  《黄檗山寺志》记载,当时福建莆田籍的正干禅师从曹溪学法后回闽,行至福清黄檗山,看到山川灵秀,想起师父“遇苦即止”的赠语,因悟“黄檗味苦”,便在此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为“般若堂”,后唐德宗敕寺额“建福禅寺”。寺院始建于唐,鼎盛两宋,微于元,中兴于明清。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赐额“万福禅寺”,晚明临济大宗师密云禅师、隐费禅师相继住锡。隐元禅师在此剃度出家并先后两次担任住持,前后时间长达14年,使黄檗山万福寺成为东南著名禅林。

  隐元禅师为临济宗第三十二世,一生通读三藏佛典,严持戒律,精研禅学,在诗学上有很深造诣,有《隐元禅师语录》《普照国师广录》《黄檗清规》等甚多著作,所写诗词达5000多首。他经常云游参访,在佛教界声望日高,著作、诗集和盛名也传至日本。

  日本长崎僧俗在德川幕府的许可下曾多次写信或派人诚邀礼请隐元禅师东渡弘法。在第四次诚邀下,隐元禅师在63岁之际,由郑成功派遣船只护送,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率领30余位僧俗从厦门启航,至日本长崎弘法。

隐元禅师画像。<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中国佛教协会 供图
隐元禅师画像。中新社发 中国佛教协会 供图

  中新社记者: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弘法有哪些成就?他为何能成为中日两国交流互鉴的文化符号?

  定明法师:隐元禅师是继唐代鉴真大师东渡之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互鉴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又一杰出使者。

  鉴真大师东渡,极大促进了唐代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日本人称鉴真大师为“天平之甍”,其成就代表日本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隐元禅师东渡后,曾先后住持长崎兴福寺、崇福寺、摄州普门寺,最后在德川幕府的挽留下于京都创建新寺院,取名“黄檗山万福寺”,以示不忘中华故土。新寺院依照家乡寺院的建构策划营造,建筑形制、雕刻装饰以及僧团生活均仿照明代禅寺风格式样,各殿堂的门楣和廊柱上皆有汉字匾额和对联。日本曾有诗人说:到了京都黄檗山,仿佛置身于中国,移步出山门,方发现身在日本。

  隐元禅师把临济宗带到日本,将其发展为日本禅宗三大宗派之一的黄檗宗,对日本佛教产生重大影响,被日本佛教尊奉为近代日本禅宗中兴祖师。

  隐元禅师法脉绵延于日本。自隐元禅师之后的近130年里,有15位中国临济宗法系的禅师应邀担任过京都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百年间,黄檗宗派下的寺院多达1500余座,现存近500座。

  此外,隐元禅师将中华优秀文化带到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比如,隐元禅师及其门下法子、法孙皆擅书画,隐元、木庵、即非三位禅师在日本文化界号称“黄檗三笔”,他们的书法被称为“黄檗书风”,对日本江户时期的书法界产生很大影响。

  隐元禅师还把中国食品和日用品带到日本,如今在日本能吃到“隐元豆”“隐元豆腐”,能看到“隐元帽子”等,还带去全新的烹饪方法“普茶料理”并传承至今。

  隐元禅师和弟子们在日本传播书画艺术、诗词文赋、出版印刷、饮食文化、雕塑篆刻、医疗医药、建筑营造、农业种植、梵呗唱诵、黄檗仪轨等,据《黄檗东渡僧宝传》记载,黄檗东渡传法高僧有近80位,东渡人数之众,时间持续之长,空间跨度之广,传播文化种类之多世所少见,堪称中日文化交流互鉴的典范。

2016年1月,日本长崎兴福寺·长崎史谈会访问团在万福寺了解隐元禅师的身世以及他在传播黄檗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张斌 摄
2016年1月,日本长崎兴福寺·长崎史谈会访问团在万福寺了解隐元禅师的身世以及他在传播黄檗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5月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时提到,隐元大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新社记者:日本皇室为何定期对隐元法师进行册封?今年2月为其加赠封号“严统大师”,有何意义?

  定明法师:隐元禅师与其创立的黄檗宗,可谓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1673年,隐元禅师在日本圆寂的前一日被册封为“大光普照国师”。此后,日本皇室每隔50年在隐元禅师忌日为其追加封号,他先后被册封为“佛慈广鉴国师”“径山首出国师”“觉性圆明国师”和“真空大师”。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值隐元禅师圆寂300年,他又被册封为“华光大师”。

  隐元禅师门下法子、法孙也受到日本皇室册封。黄檗宗第五代住持法孙高泉性潡禅师得赐“大圆广慧国师”,后加谥“佛智常照国师”;日籍法子、法孙之中,龙溪禅师得赐“大宗正统禅师”,铁眼道光禅师加谥“宝藏国师”,铁牛道机禅师敕谥“大慈普应国师”。

  为纪念隐元禅师圆寂350年,日本皇室于今年2月25日为其加赠封号“严统大师”。日本皇室对外国僧人赐国师称号非常少见,7次受敕封、加谥就更为罕见,体现了隐元禅师为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封号“严统大师”中的“严统”,出自隐元禅师的嗣法本师费隐通容编撰的禅宗史书《五灯严统》。“严统”意为“庄严法统”,指的是禅宗法脉的正统传承。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后,重新刊印《五灯严统》,作跋并赞费隐禅师“自老人严正之后,开万世禅学正眼,为丛林千秋龟鉴,扩乎师承道统”,赞扬本师费隐通容禅师的功绩。

  这次封号选择“严统”,表达出对隐元禅师功绩的肯定,将进一步促进中日民间的友好合作与交流互鉴。

  中新社记者:中日民间以“黄檗文化”为纽带的交流交往绵延至今。黄檗文化何以流芳海外?

  定明法师:日本著名禅宗史研究学者柳田圣山曾表示,“近世日本的社会发展,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如果离开黄檗文化的影响,都无从解释。”

  黄檗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了“开放、包容、创新、友善、本真”等文化特质。

  广义而言,黄檗文化在唐代中期由正干禅师开山肇始,发源于福清黄檗山,千年持续相承,以历代高僧和文人为代表人物,以佛教禅文化为内核,包含与儒学、闽学、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相融合的丰富内容,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综合性文化形态。

  狭义而言,黄檗文化指的是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大量中国僧侣及侨民东渡日本,不仅传播佛学经义,还带去明代文化和科学技术,在日本发展并形成的黄檗文化。

  黄檗文化已扎根于日本,在促进中日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72年以来,中日佛教界多次互访交流,相继成立黄檗文化促进会和举办黄檗文化国际论坛,促进文化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日两国向对方捐赠抗疫物资,包装箱上贴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东西互照、道义撑持”等字样,均与中日交流史上两位重要人物——鉴真大师、隐元禅师相关。

定明法师(右)与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左)参加首届国际黄檗禅论坛。<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受访者供图
定明法师(右)与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左)参加首届国际黄檗禅论坛。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今年,为纪念隐元禅师圆寂350年,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重现黄檗文化辉煌。

“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田雨昊 摄
“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和京都黄檗山万福寺持续推动黄檗法脉的“东渡西来”和交流互鉴。5月,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隐元禅师圆寂3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美国开幕,这是第一次在亚洲以外举行隐元禅师的大型纪念活动,通过在线黄檗艺术书画展览、学术讲座、音乐演出和茶艺表演等方式,纪念隐元禅师和扩大黄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为更好传播黄檗文化,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成立了黄檗书院、黄檗学研究会和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深化学术研究。目前收集到黄檗文化相关文献、文物700多种、1000多件,已出版多部相关著作及《黄檗学》杂志。

  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作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方丈,提出创建“黄檗学”的构想,是希望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研究、阐释、传承“黄檗文化”,推动中日民间多维度、多渠道交流,为两国文化互鉴、民心互通做出更多探索,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出一份力,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探寻世界文明交流模式和发展道路。(完)

  受访者简介: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定明,临济宗第四十七世,现任职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创办黄檗书院、黄檗学研究会、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学术师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主要从事禅宗、禅学、中国佛教史、近现代佛教史、汉藏佛教交融史等领域研究。发表论文《太虚大师重建中国佛学与人间佛教》《隐元禅师与明清黄檗山》等12篇。曾任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青联常委、北京市政府特邀建议人。曾参与2012年(香港)、2015年(无锡)、2018年(莆田)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工作,参与北京佛教通史、中国汉传佛教思想建设、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与课题研究。

  策划组织出版《北京佛教文献集成》《汉传佛教研究论丛》《人间佛教研究论丛》《人间佛教思想文库》《三时文库》等系列丛书。主编《国际黄檗禅文化研究丛书》《黄檗禅法藏》《国际禅文化研究丛书》系列丛书。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