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吴业恒:陆浑戎迁徙何以实证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东西问)吴业恒:陆浑戎迁徙何以实证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中新社郑州5月16日电 题:陆浑戎迁徙何以实证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专访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吴业恒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近日,考古人员对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徐阳墓地M15王级大墓的陪葬车马坑考古发掘接近尾声,这座6匹马3辆车的车马坑中,未见徐阳墓地戎人丧葬特征,车马摆放形式在河洛区域也属首次。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吴业恒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徐阳墓地考古发掘,揭开了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600年前的陆浑戎为何会迁徙至中原?
吴业恒:先做个名词解释——何为戎人?戎人是先秦时期中原各国对北方族群的统称,后演变成西戎,主要分布区域大体在现今的甘肃、青海地区。西戎也是人们经常说的“四夷宾服”中的“四夷”之一。
在甲骨文、金文中均记载有中原王朝与戎人的战事,戎人一直是中原王朝西北边境的主要威胁。
史料记载,先周时期,周人先祖与戎人杂居于渭河上游,互有征伐。西周后期,戎人对周人的侵扰加剧,可以说戎人是导致西周亡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春秋时期,戎人是秦、晋等诸侯强大的威胁和不可忽视的力量,各国都试图拉拢、消灭之,以减少对自己的威胁。
陆浑戎是西戎的一支,其源待考。文献记载,其最早居瓜州(今甘肃酒泉),后逐步东迁,大约在两周之际,迁居到卢氏(今河南卢氏县)一带。公元前638年,受秦穆公逼迫,晋惠公将陆浑戎迁徙到晋国“南鄙”之地即今洛阳伊川、嵩县一带。陆浑戎迁居伊川之后,身处晋、楚、周夹缝之中,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陆浑戎还是扎下脚跟,势力不断壮大。公元前525年晋国大军南下,陆浑国灭。
中新社记者:陆浑戎迁徙中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吴业恒: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荡,“华夷”观念削弱,给王城周边的少数民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据文献记载,两周之际有多支部族先后向中原腹地迁徙。洛邑附近出现了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他们进入华夏族居住区域,积极参与列国会盟与争霸,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在征伐中逐渐融合,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推动了中华民族核心民族意识形成。
从春秋中晚期开始,迁徙中原腹地的少数民族在列国兼并争霸过程中被逐渐征服或消灭,在文化交流互动中,最终融入华夏民族,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从多元到一体、天下一统格局的形成。
陆浑戎迁徙中原并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的浩浩烟海之中,虽被灭国但陆浑戎文化的烙印已嵌入中原大地,成为中华民族文明体系的因子。即便到今天,在河南伊川、嵩县仍有陆浑村、陆浑关、陆浑山、陆浑水库等地名。
中新社记者:洛阳伊川县徐阳墓地如何被认定为陆浑戎贵族墓地?
吴业恒:2013年、2015年,考古人员先后对徐阳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墓地发现的马牛羊头蹄殉牲习俗,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西北长城一线,普遍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戎人或狄人的埋葬习俗,中原地区未见此类葬俗。
其中,徐阳墓地小型墓葬中流行的单耳罐随葬品也具有典型的西北地区戎人文化特征,与同时期周边文化面貌迥异。这也是徐阳墓地与周边同时期中原文化相比最独特的地方,是迁居于此的陆浑戎物质、精神文化的葬俗体现,是其独有的民族记忆和精神烙印,与周边其它文化有本质差异。
至今,徐阳墓地共清理墓葬150座,其中大中型墓葬12座。尤其是2020年,考古人员在徐阳墓地新发现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随葬器物主要有饕餮夔纹铜编钟、编磬、玉璜等,且墓葬周围分布有动物祭祀坑和陪葬车马坑。
从已发掘的两座车马坑内的车马、殉牲马牛羊头蹄摆放情况看,显示出陆浑戎精神文化受到周文化的强烈影响,本民族信仰及习俗正在逐步减弱、消失。徐阳墓地春秋中晚期大型墓随葬礼器组合、车舆规制等都显示其受到周文化的强烈影响,又显示出与周文化的差异,二者融合并逐步被周文化所同化的痕迹十分明显。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638年“秦晋迁陆浑戎於伊川”。据考证,陆浑戎迁到伊川后,居住区域大体在今鹿蹄山、伊阙以南,伊河以西,洛河以东,伏牛山以北,徐阳墓地所在的顺阳河(涓水)流域恰处于陆浑戎分布核心地带,两汉时期因陆浑故地设陆浑县,县治所在的宜阳南留古城位于徐阳墓地西约1公里。徐阳墓地所处位置、出土遗物年代、历史沿革与陆浑戎存在时空关联,其墓葬规格、车舆规制、葬俗特征与陆浑戎“子”的身份高度吻合。因此,我们认为徐阳墓地应为陆浑戎贵族墓地。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戎人遗址,徐阳墓地解答了哪些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疑题?
吴业恒: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历史角度看,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体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不同部族、民族之间的频繁互动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中国历史上存在众多部族、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他们互动频繁、迁徙不息,大量少数民族融入汉族,部分汉族融入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融合,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徐阳陆浑戎墓地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具有明显与中原融合的痕迹,这种融合在大型墓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型墓中随葬遗物器型特征与同时期周王城出土同类遗物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墓主贴身配饰有金耳环、鎏金动物形牌饰等在周边同时期墓葬中未见发现。除墓主随身配饰,其余随葬遗物基本完全中原礼制化。这是陆浑戎大型墓葬中在物质层面被中原化的重要体现。
所以说,陆浑戎迁入中原,无论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都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大势使然,民族之间融合互动、文化互鉴、经济互通、兼收并蓄,逐渐弥合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其物质追求、饮食习惯、精神层面,都很快融入华夏文明体系。因此徐阳墓地也解答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中互动、互补、包容、整体性的疑题。
中新社记者:为何考古界将“戎人内迁伊洛”称之为中华文化五千年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实证?
吴业恒: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和融合的重要资料。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看似一个弱小民族命运的缩影,实则是中华文明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走向辉煌灿烂。
陆浑戎能够内迁且能夹缝求生,说明迁徙只是换一个地方茁壮成长,同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合在和风细雨里。灭国之后,陆浑戎后裔依然生活在伊洛河流域,成为中华姓氏“陆”姓的源头之一。两汉时期,得到国家层面的承认的陆浑县在陆浑戎故地设置,这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中陆浑戎留下的痕迹。
而今,陆浑戎后裔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所以说“戎人内迁伊洛”体现了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中华五千年民族融合的实证,也是中华民族众多民族迁徙与融合事件中的一个样本和范例。(完)
受访者简介:
吴业恒,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现任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周隋唐考古。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奖三等奖2次、主持的徐阳墓地考古发掘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代表性成果有《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考古洛阳》等8部专著,曾发表《河南伊川徐阳墓地初步研究》《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区2015-2016年发掘》等论文。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0日 08:50:26
- 2025年01月10日 07:21:31
- 2025年01月09日 17:01:41
- 2025年01月09日 16:55:10
- 2025年01月09日 15:43:08
- 2025年01月09日 12:04:16
- 2025年01月09日 09:55:02
- 2025年01月09日 09:38:47
- 2025年01月08日 20:44:42
- 2025年01月08日 17: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