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西问 | 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转型之路在何方?

东西问 | 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转型之路在何方?

2022年05月12日 2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东西问)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转型之路在何方?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转型之路在何方?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中文学校,是海外华裔新生代学习中文、寻根中国文化的重要起点。受复杂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和网络教育兴起等因素影响,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之路正面临不同挑战。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现状如何?又该如何转型?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倪小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从开展简单的中文教学到建设华人社区文化,美国中文学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移民历史紧密相连。

  19世纪中叶,大量华人受“淘金热”影响前往美国加州,不少人在当地生根繁衍。但当时美国主流社会将华人排斥在外,华人后代无法进入公立学校,适龄学童的教育需求只能在华人社区解决。19世纪下半叶,美国西部出现了早期的中文学校,如旧金山中华中学校、夏威夷明伦中文学校等。

  20世纪中叶,新的侨民,尤其是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移民前往美国,一批新的中文学校随之涌现,课程以繁体字为主。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旅居海外的留学生、移民数量大幅增长。美国社会华人数量也迅速增加,一批教授简体字的中文学校在90年代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中美商务、学术往来增加,美国各地掀起“中文热”,中文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学校人数增加、活动丰富,寻根夏令营、华星书屋赠书、迎春文艺巡回演出等活动备受欢迎。

  每到周末,美国各个城市的中文学校都会有华人聚会,用以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和开展文体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从这里开始文化寻根之旅。

  可以说,至新冠疫情暴发前,美国的中文学校已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举办的手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举办的手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现状如何?受复杂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又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倪小鹏:近年来,受中美关系变化、新冠疫情影响及网络教育兴起等因素影响,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进入挑战期,主要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各地中文学校注册人数下降。随着网络资源日渐丰富和商业网教竞争到来,各地中文学校出现生源分流、人均选课数量下降等情况。

  第二,课程形式众口难调,线上线下双轨教学难度大。为满足家长不同需求,不少中文学校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但如何兼顾二者和保证教学效果,多数中文教育者尚未摸索出一条成熟的道路。

  第三,社区活动开展骑虎难下。中文学校承担着构建华人文化社区的重任,不少节庆展出与文化传播活动都由中文学校举办。但学校收入减少,社区活动的举办效果和义工参与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第四,亚裔生存环境恶化使中文学校运行受到冲击。近年来,美国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频发,个别中文学校在租用场地、开展活动等方面受到不少冲击。

  第五,“觉醒”教育缺失。目前,中文学校在华裔历史、身份认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和教学仍存在缺失。

费城顶好中文学校老师用象形图案教孩子们认识汉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廖攀 摄
费城顶好中文学校老师用象形图案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疫情和时局给中文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首先,中文学校应尽快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面对商业网教的竞争,中文学校应增强自身力量,降低运作成本。例如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开发的易趣识字软件,中文学校协会搭好平台,各地热心老师收集教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用户,形成低成本、高收益的项目效应。如能在教案、课件、课程方面共建共享,将有更大的共赢效应。

  其次,中文学校需要重新定义教师的技能和培训。调查发现,管理人员和教师对网课教学、线上线下互动、数字化转型具有普遍需求。因此,通过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教学支持,使线上线下教学兼容,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社区活动十分重要。

  最后,华文教育的目标应得到扩充。当下,中文学校已不能仅仅止步于文字和语言教学。一方面,课程内容既要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要有本土华人移民的艰苦奋斗经历;另一方面,学校要做育心、育人、培育社区的工作,关注华裔新生代心理和认同上的困惑、挣扎,开展立足本地、立足新一代华裔青少年的课程和学校建设。

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美国加州奥克兰一家公立中文学校的老师给学生线上授课。<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刘关关 摄
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美国加州奥克兰一家公立中文学校的老师给学生线上授课。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华裔新生代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中文学校应如何帮助、引导华裔青年融入当地社会?

  倪小鹏:中文学校不是一个有围墙的校园,而是一座连接华人社区和多元社会的桥梁,这是公立学校做不了的事,也是商业网教无法承担的责任。

  中文学校以社区为基础,既帮助华裔新生代与祖籍文化相关联,又与美国本土学校和社区建立联系。教学过程中,中文学校强调社区性建设,通过文化推广让华裔青少年感受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

  中文学校并不希望在此学习的孩子脱离主流,而是帮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彰显自身特质,如中华文化的“处顺境而不骄,处逆境而不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养浩然正气,塑造完美人生”等,使他们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力量。

美国中文学校夏令营。<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廖攀 摄
美国中文学校夏令营。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过去,建立中文学校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语言传承、文化体验和社区凝聚的机会,现在这些功能已基本实现。在新阶段,中文学校要着重帮助他们提升在多元社会的适应力和影响力。

  从教育目标上看,中文学校要从过去传承中文、保持母语的目标转向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华裔影响力。比如很多学校开设的领导力课程和华裔历史教育,就是为了让华裔子女把中华文化作为优势,将来在主流社会上更成功和更自信自强。

  从教学活动上来说,中文学校需要学以致用,让孩子走出学校,到社区中做调研,或设计、规划服务社区的项目和活动。中文学校会在春节、中秋节组织孩子去社区中心布展,展览包括语言、习俗、食物、剪纸等。其他族裔可以一起参与,了解汉语和中华文化。这些活动使华裔青少年在无形中成为文化大使,既增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丰富了当地多元文化。

美国中文学校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美国中文学校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美国华教的发展历程中,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等非营利性组织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组织的积极性,促进海外中文学校更好发展?

  倪小鹏:非营利性组织对中文学校和华人社区的发展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组织中的义工多数有全职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文化传承和推广。

  为了提升民间组织的积极性,有两件事非常重要。

  一是愿景建设。非营利性组织的义工热心奉献,但不可能凭借行政等级或报酬来激励每个人,而需要大家理解和认同协会的初衷:一起促进中华语言和文化教育,促进华裔后代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建立愿景和共识,才能带着包容心对待每位义工。非营利性组织没有从上到下的约束力,但愿景的力量很大,可以把大家的能力发挥出来,劲往一处使。

  二是通过组织制度和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规章制度确定了协会运作规范,出现违规问题时可通过组织制度约束。协会在文化建设上强调两点:民主程序和会员服务。例如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换届选举和理事会成员的提名、选举和任期等,都需遵守严格的民主程序。

  作为自下而上的社区性、民选的非营利性组织,最重要的是建立契约,让大家能够共同遵守和承诺,形成一种信念的力量。之后建立灵活性的工作方案,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实际情况。有愿景、制度的组织,就有使命感和规范,大家一起愉快合作,团队就能更有包容力。(完)

  受访者简介:

  倪小鹏,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理事长,曾任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校长。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力、在线教学和教育质量评估等研究。热心于社区服务,积极促进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推行教学革新如华裔青少年领导力项目,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如中国节、春节联欢和中秋文化之夜等。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