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华夏文明摇篮”孕育发展新气象

“华夏文明摇篮”孕育发展新气象

2022年05月11日 14:34 来源:《中国新闻》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杰英/文

2021年5月3日,游客在山西省大同市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2021年5月3日,游客在山西省大同市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深入挖掘云冈石窟文化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山西省围绕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怎么挖、怎么推、怎么传”三个问题,着力创建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宣传平台,努力把云冈石窟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山西贡献。

  山西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作出的重要指示。省委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以创建云冈学统揽解决研究什么、谁来研究、怎么研究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保障;加强力量配备,建立统战组织;依托高校资源,创立云冈学学院,深入开展北魏民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研究,既要传承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文化财富,也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该负责人表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内外联系、形成工作合力。为此,山西积极建立内部交流、学术交流、实践交流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同时,聚焦文化载体,创建宣传平台。坚持文创+文旅+文艺的模式,立体打造、多维呈现,将云冈石窟背后的民族融合、多元一体和共生共存的历史内涵播种到社会公众心中。

  针对“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这一新命题,山西大胆探索创新,以丰富的实践解答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主要反映什么、怎么挖掘、如何推进、怎么传承等一系列问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山西样本。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麻明磊 摄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麻明磊 摄

  创新“晋”品牌

  助全国首家数据流量生态园落户山西

  当前,数字经济大潮奔涌,各地加速重构数字经济竞争优势,争抢区域竞争的“新赛道”。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聚焦“六新”突破,创新“3+N”统战工作模式,牵头推动全国首家数据流量生态园落户山西。

  “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山西省数字产业协会会长、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晗介绍,作为老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山西的产业数字化需求空间很大。生态园深挖入园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产业与数据资源,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赋能、改造升级,推动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改造老产业,催生新业态,形成多种应用场景下流量型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工程。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正式运行以来,创出了数字产业发展的‘山西样本’。这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创新‘3+N’统战工作模式的重要成果。”山西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统一战线围绕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发挥统战优势凝心聚力,推动建立协会、联谊会、园区3个主体,带动数字物流、数字农业、数字能源等N个产业来晋落地发展。

  近年来,山西统一战线积极发挥统战法宝作用,搭建平台,创新模式,从正向和逆向两方面“双向发力”“双向服务”,广泛凝聚起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的磅礴力量。正向就是项目、产业、企业走到哪,商会、协会、联谊会等统战组织就跟到哪,布到哪,服务就跟进到哪。逆向就是瞄准“六新”建统战组织、搭平台,先建工商联、商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统战组织,再吸引项目、人才,造出商机、造出新模式。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是山西省委统战部牵头推动成立的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平台。依托数据流量生态园,同时成立网红直播人士、互联网医疗人士、区块链人士、电竞游戏人士、网约配送人士等五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分会。生态园依托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普惠性政策,在全国首次以数据流量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为抓手,通过打造流量价格洼地来构建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带动数字经济企业不断向山西省集聚。

  晋藏杏坛桃李情

  共育美丽格桑花

  “西藏班工作不仅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份持久的责任,更是一份不舍的情怀。”对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西藏班班主任张煜来说,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都是本着对民族教育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从1985年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就开始接收西藏班学生。三十多年来,该校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900余名,多数学生考进大学,毕业后回到西藏工作,成为西藏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建设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荣誉称号。

  山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西藏班的建设与发展,将举办西藏班作为实施教育援藏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协调相关市、区政府部门为西藏班学生在晋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制定特殊倾斜政策,有力地保障了西藏班的办学。

  2018年10月,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成功举办“全国内地西藏、新疆班德育同课异构”大型教研活动。来自全国90多所承办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校)的一线教师和负责人,共计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活动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既开阔了内地西藏、新疆班教师们的视野,更增进了老师奉献民族教育事业的信心和激情。

  近些年,西藏班多名学生在全国书法比赛、舞蹈比赛、征文比赛中纷纷获奖。2016年,西藏班学生表演的原创舞蹈《除夕夜》荣获第四届“荷花少年”全国舞蹈展演金奖。2019年,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征文活动中,西藏班有三名同学的作品入选优秀作品集。

  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培育下,西藏班的毕业生们秉承着团结奉献的学校精神,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如今,他们已遍布西藏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新西藏的生力军,也成为晋藏儿女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桥梁。

小木耳成为吕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耳朵”。武俊杰 摄
小木耳成为吕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耳朵”。武俊杰 摄

  “定点帮扶”结硕果

  中阳小木耳成富民强县大产业

  三年时间,中阳黑木耳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发展水平“从量到质”,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的历史性跨越。

  “两块多钱的菌棒,补贴下来只要五毛四分钱,每亩地还补贴3000元。2020年,我一年挣了将近12万元。”靠着种植木耳,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弓阳新村村民王建军实现脱贫致富,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地处吕梁山脉中部的中阳县,是山西省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单位。省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为助力中阳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扶贫扶智,与中阳县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谱写了助力中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充分彰显了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2019年,山西省委统战部经过实地调研反复论证,与中阳县委、县政府达成共识,把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黑木耳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型农业产业项目重点扶持。

  三年来,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广国先后34次深入中阳县一线指导,多次就黑木耳项目发展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详细了解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并就提高质量产量、扩大规模、拓宽销路等方面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省委统战部组织专家团队,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中阳黑木耳产业成为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好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立足特色促转型之路。

  2020年,中阳县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木耳产业大会,2021年召开中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招商签约16.92亿元。

  三年时间,中阳黑木耳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发展水平“从量到质”,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的历史性跨越。中阳县黑木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中阳县,已经成为全国黑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之一。黑木耳,也成为富民强县大产业。

  如何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山西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统战部将继续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完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和农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的“四化一机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中阳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编辑:唐炜妮】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