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半年多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已有17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3万独立IP用户访问”“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
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专业科技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2021年9月成立至今半年多来就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4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等主办、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承办的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在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该中心成立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与设想。
郭华东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努力构建大数据研究的国际化平台和国际科技交流平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该中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
二是发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这是中国首个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数据云服务基础平台。截至目前,已汇聚地球科学数据达14PB,已有17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3万独立IP用户访问,浏览量超过6900万次,数据下载超93万次。
三是发射系列可持续发展卫星的首发星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成为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
四是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联合国层面多个机构开展合作。
五是中国国内节点建设初见成效,聚焦“一带一路”典型区域、海南省、广东深圳市、广西桂林市、云南临沧市等,开展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示范研究。
郭华东指出,当前,由于缺乏数字基础设施,受疫情影响,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基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显著降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程受阻。实现更具韧性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他认为,各国政府、国际计划和国际组织等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出不同作用,但仍亟待各利益攸关方携手,制定一个系统的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线图,以统筹协调全球科技资源,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
作为设立全球首个专门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科技机构的国家,中国未来该如何进一步利用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
郭华东建议,要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理念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开展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服务能力、加强可持续发展指标监测与评估科学研究、研制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系列卫星、建设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智库、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教育和培训等工作。(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
- 2024年12月25日 21:41:36
- 2024年12月25日 21:14:32
- 2024年12月25日 11:01:03
- 2024年12月24日 19:49:34
- 2024年12月24日 16: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