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官布扎布:人类生存密码有哪些未被破解?
(东西问)官布扎布:人类生存密码有哪些未被破解?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25日电 题:官布扎布:人类生存密码有哪些未被破解?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人类的第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后,开始了漫长而复杂的繁衍与迁徙之途,并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人类就像漫天的繁星,使用各种语言,具有各种文化特征,繁衍着各种文明。人类文明究竟是怎样起源与诞生的?远古时期以来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官布扎布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了作家视角的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您的《人类笔记》一书,有人评价这是一本“奇书”,“解读了人类未被破解的生存密码”。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或目标是什么?
官布扎布:按我粗略的归纳,自古至今,人类认知的自我觉醒共进行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被称为“轴心时代”时,人类从利益关系简单的氏族部落纷纷进入多个部落被统合到一起的部落联盟或以国为单位的利益体时代。这样,原来简单的利益关系被层层重叠在一起,变得复杂了。由此,社会存在形态开始混乱起来,出现了贫富之差、贵贱之别、不合理、不公平、争斗、战乱、偷盗、苦难、饥饿等等,人类不得不去思考“应该怎样存在为好”的问题。这时就出现了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圣,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觉醒。
第二次觉醒源自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插曲。基督教世界因为对人类进行了“上帝创造”的判断和原罪推定,出现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区分。于是,“人类是不是神的创造物”“人类究竟有没有原罪”的问题,就成了人类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完成了人类的第二次觉醒。
随即兴起的启蒙运动,应算作人类的第三次觉醒。这时面对的是文艺复兴遗留下的问题,即“并不是神的创造物,又没有原罪的人类,应以怎样的尊严和地位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这次觉醒主要以重新设计社会存在形态为标志,以获得“民主与自由”的概念而完成了使命。
第三次觉醒是伴随人类生活向资本主义转化的过程进行的。资本主义呈现给人类的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的系统性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于是,寻找消除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成了第四次觉醒的大课题。社会主义学说就在这时产生了。
按我理解,每次觉醒都是为破解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出现的。如今世界,人类还面临着人际间利益关系和国家间利益关系不合理、不公平的难题。
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已被提出。作为这个时代的东方人,应该积极参与这个话题,为人类新一轮的觉醒发声,哪怕声音是微弱的。
中新社记者:按常识,我们习惯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来概括人类漫长的远古岁月,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今天的我们如何读懂人类?
官布扎布:按石器新旧的时间分段,本是考古学意义上的历史认知,无可挑剔。然而,人类的历史不能仅仅从考古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而更应关注这期间他们在生存形式上发生的变化。
一般来说,新旧石器时代从二三百万年前延续到距今五千至两千年左右。这期间,人类不仅从制作粗糙的旧石器时代走到了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玉器的新石器时代,更是完成了从动物到人,从自然生存到社会化生存,从本能纪元到本性纪元,从血缘利益体到部落联盟利益体,从生存资源的采集者到生存资源生产者的变化。其间还夹杂着权力的诞生、图腾与神的出现、伦理与道德的发育,心灵的成长等奠基今日社会存在形态的一切过程。解读人类,这些才是必须去关注的硬件、要件,也才是读懂的钥匙。
作为考古的时间划分,石器时代的概念固然重要,但我们应提防从概念到概念的历史认知,提防以文化与文明解读的局限,否则我们可能会永远读不懂人类。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如何理解文化与文明,如何解读更为合理?
官布扎布:文化和文明是当今的热词,就像说书先生的扇子,用来做排场。现在,有一种现象比较突出,就是用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去解读人类的生活,人类的历史,以分清好与不好,落后与先进,文明与野蛮,也想以此导出与未来有关的某些结论。
这样做有值得谨慎的一面,就是一不小心可能滑入进行概念运算的泥潭。
其实,文化和文明是人类对世间万物和行为万象的认知总和,而文明更有着在某一生存资源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的生存方式的特征,同时二者的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存在。区别仅在于文明是文化的升级,被带进了秩序或制度之内。
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像自然景观那样预先存在的东西,所以它很难成为解决未来问题之工具。因为它只是总结人类生存经验的概念,而不是钥匙。
中新社记者:科学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如何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
官布扎布:科学技术应该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智慧和被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
在原始状态下,人和动物都通过肌肉的力量获取生存资源,没有什么知识和智慧可言。可进化起来后,人类从自然中得到一些启发,利用物体间的作用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获取更多生存资源和解决生存难题。比如,受陨石启发懂得冶铁,受风对物体作用的启发用风车抽水等等。
随着进一步的进化,人们从领受启发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寻找放大自身能力的办法。为此,人们从认识宇宙万物的存在原理入手,开始自觉地为掌握每一物质的生成结构、生存法则,万物秩序及相互作用等发力。由此获得的知识通常被人们称为科学,其实这是人类自然中获取的智慧,这个智慧在18世纪时开始转化成人类的能力,肌肉的力量被机器无限放大,生产起了日益丰富的生存物品。
所以在本质上,科学技术就是不断转化为能力的智慧。
那么,人类放大自身能力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生产出能够满足需要的生存资源和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工业化的如今程度正为满足人类的这一基本需要而发力。其中,人工智能以代替人的劳作之势迅猛发展起来,这可能是出现在人类面前的阴阳图,值得以人类的名义去面对和思考。
说到底,防止被代替应该是人类的底线。(完)
受访者简介:
官布扎布,(又名特·官布扎布),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诗人、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放牛娃》《二十一世纪的钟声》《蓝天白云》等蒙古文诗集。后向蒙汉双语写作转型,翻译出版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
著有长篇历史散文《蒙古密码》、传记文学《蒙古背影——萨冈彻辰传》、《人类笔记》等。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朵日纳文学奖”等奖项。主张文化的大众传播,提倡以宽角度、正立场观察和讲述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2日 22:13:46
- 2024年11月22日 17:08:13
- 2024年11月22日 16:41:55
- 2024年11月22日 15:32:21
- 2024年11月22日 09:49:55
- 2024年11月22日 00:04:42
- 2024年11月21日 22:45:01
- 2024年11月21日 22:22:34
- 2024年11月21日 14:10:23
- 2024年11月21日 14: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