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雷小华:中国文化在RCEP合作中如何展现“美美与共”?
(东西问)雷小华:中国文化在RCEP合作中如何展现“美美与共”?
中新社南宁3月16日电 题:雷小华:中国文化在RCEP合作中如何展现“美美与共”?
中新社记者 林艳华 林浩
地缘相近的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日益紧密的交流合作中,双边文化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味独特的东盟美食通过广西凭祥口岸“飘香”中国各地,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等中国美食亦在东盟备受欢迎。
为顺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的服务范围将向RCEP成员国拓展,双方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在中国与RCEP各国经贸合作日渐紧密的背景下,应如何丰富人文交流,展现文化间“美美与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国别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雷小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双方文化交流产生哪些影响?
雷小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十多年来,中国与东盟90%以上的7000多种商品关税降为零。这对儿童玩具、广播影视器材、文化节目以及影视剧、电影、动漫等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起到促进作用。
当前,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方向,正由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平台、广播影视等文化类基础设施转变,甚至参与文化类节目和产品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盟国家文化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丰富了东盟国家文化产品。
同时,中国与东盟已互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向人员往来创新高,超过6500万人次,每周往返于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航班近4500架次,中国赴东盟国家游客3907万人次。
随着文化产品贸易扩大、文化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以及人员往来规模迅速增长,中国与东盟文化交融的民意基础日益夯实。
中新社记者: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给中国人的餐桌带来哪些变化?
雷小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强大的内需市场,特别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东盟国家带来巨大出口机遇,特别是农产品和当季水果。如越南已有9种水果可以出口至中国,正在洽谈的还有7种。今年春节期间,泰国的榴莲、山竹,越南的菠萝蜜、火龙果以及大量水产品经广西进入中国市场。
东盟国家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而且让早年比较昂贵的水果价格日益亲民,榴莲、山竹、菠萝蜜等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餐桌上司空见惯的水果。
中新社记者:中国和东盟文化相近相通,这对自贸区建设起到哪些作用?
雷小华: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民俗相通,彼此熟悉对方,能用最舒适的方式进行交往,相互猜忌和顾忌较少,有利于提升双方互信水平,全面推进自贸区框架下全方位高水平的合作。
同时,因为文化相近相通,双方交流语言障碍不多,沟通起来更加方便、畅通,有利于双方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就得益于此。
此外,文化的相近相通让双方彼此熟悉对方风俗习惯,有利于企业在当地市场开展调研,生产或推广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各国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开拓对方市场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中新社记者:中国与东盟之间人文交流渊源久远,双方以人文交流推动经贸合作的经验,对RCEP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是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中国倡导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真诚朋友和战略伙伴。正是有了相互尊重,中国和东盟之间形成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局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历史文化多元包容、各具特色,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各领域交流密切活跃,民众往来愈益频繁,交流特色品牌不断涌现。“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与RCEP国家的交往合作。
二是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东盟国家有大量华侨华人,他们不仅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是不断夯实民间交往基础。中国与东盟的教育、旅游等人文交流具有庞大规模,这些是双边关系走深走实的基础。
中新社记者:中国和RCEP成员国在经贸文化方面有哪些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向RCEP成员国?如何呈现文化间的“美美与共”?
雷小华:中国与RCEP成员国在政治制度、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性较大。传播中华文化和文化间“美美与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是发展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地区形势日趋复杂、双边关系遭到域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中国应与RCEP国家坚持对话合作的大方向不动摇,以真诚沟通促进理解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争议;加强高层交流、接触、政策沟通,扩大各层级互访,促进治理经验分享,确保东亚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文化差异。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文化差异,兼容并蓄,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秀文化;针对不同国家、受众群体,根据政治体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分出多个层次,制定“一国一策”;加强文化产业合作,鼓励文化产业包容性发展。
三是加强市场调研,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正因有差异性,才要加强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各国民族习惯和消费习惯,针对不同国家量身定做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例如用更多本地推广平台和代言人进行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
中新社记者:广西南宁举行的东博会,是促成中国和东盟文化交往和文化贸易的“南宁渠道”。RCEP生效实施后,东博会服务范围将向RCEP拓展,未来南宁是否会成为中国和RCEP成员国文化交融的中心?
雷小华:未来,南宁可在中国和RCEP成员国文化交融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功能。推动平台从服务中国—东盟“10+1”向服务RCEP成员国拓展,开辟服务贸易专题展区,进一步扩大文化贸易规模,提升对文化类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水平。
二是积极实施高层对话平台提升行动。承办好中国与RCEP国家建交周年纪念活动,巩固与RCEP成员国的“朋友圈”,办好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动漫游戏展等多边活动,并将其扩展到RCEP成员国,为促进中国与RCEP国家的人文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继续举办“东盟文化周”、美丽中国等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在巩固传统人文交流基础上,拓展科技合作、公共卫生合作、环保合作、国际减贫合作、数字经济合作等新领域。
四是提升广西面向RCEP成员国的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和内容,努力将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经南宁渠道传播到RCEP国家,让更多民众了解全面、立体、生动的中国。(完)
受访者简介:
雷小华,博士,研究员,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国别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研究东南亚政治经济文化。近年来出版专著《东盟国家海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主编《马来西亚经济研究报告》《广西沿边开发开放报告》等。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3日 19:37:17
- 2025年01月23日 19:26:33
- 2025年01月23日 18:13:14
- 2025年01月23日 16:11:10
- 2025年01月23日 15:39:14
- 2025年01月23日 15:36:04
- 2025年01月22日 17:48:39
- 2025年01月22日 17:23:26
- 2025年01月22日 15:00:25
- 2025年01月22日 1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