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 全国人大代表郭艳玲从“草种”上找答案
(两会人物)草原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 全国人大代表郭艳玲从“草种”上找答案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草原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 全国人大代表郭艳玲从“草种”上找答案
记者 李爱平
“草原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形成稳定的群落更需要漫长的、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3月6日,在今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郭艳玲在线接受记者采访。
这位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站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表示,最有效的办法还得从“草种”上找答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草”。过往数年,她观察发现,草原植被随着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千姿百态,构成多彩的草原景观,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过度的生产活动,草原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地区草原生态出现退化现象。
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重视草种质资源的繁育,提升草原生态修复水平,已在中国多地提上议事日程,但现实中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
“草种种类繁多且遗传背景复杂,育种创新难度大、周期长、出成果慢,无论从科研立项、经费投入还是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都属于冷门领域。”郭艳玲认为,这是当前遇到的现实难题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野生植物资源近1万种,其中不少为中国独有种。
郭艳玲告诉记者,“1987年至2020年,国家审定草品种604个,其中育成品种226个,野生栽培品种134个,地方品种62个,引进品种182个。在我国已登记审定的品种中,地方和野生栽培种占比超过30%,这些都是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简单评价筛选得到的,育成品种仅占审定草品种总数的37.1%。”
更为重要的难题是,“我国草品种的科研资金全部依靠政府投入,一般只能持续3至5年,缺乏长期性、稳定性。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育种研发机构在大学,政府每年会有固定的资金投入,以维持其日常运转。”
“草种生产规模小、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单产低、质量差。”郭艳玲以内蒙古举例说,内蒙古草种子平均单产约为10到20千克/亩,仅为国外种子单产水平的1/2。
郭艳玲说,在内蒙古大于2000亩的草种基地寥寥无几,由于产业发展较慢,导致草种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受草种具芒、带刺等野生性状突出的影响,草种播前处理机械几乎没有,大大影响着草种子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针对这一现状,郭艳玲认为,国家应在建立乡土草种质资源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地域适宜草原生态修复需求的乡土草种繁育。
“根据区域自然特性,选择适宜品种开展野生乡土草种引种驯化,科学划定草种生产适宜区域、区域布局、形成草种生产优势区,逐步形成草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并保持10年左右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生态修复乡土草种质资源的稳定供给,提升草原生态修复水平,实现草原生态的可持续恢复。”郭艳玲如是表示。
郭艳玲同时建议,国家应科学制定草种基地建设标准和补贴政策,建立国家购买生态草种育种权的机制与基金,建立生态草种保障性贮备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有序开展乡土草种质资源野生驯化与繁育,提高草种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等多项举措。(完)
- 专题:2022全国两会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14:10:23
- 2024年11月21日 14:03:33
- 2024年11月21日 11:16:50
- 2024年11月21日 09:30:55
- 2024年11月21日 09:28:03
- 2024年11月20日 18:33:42
- 2024年11月20日 15:27:39
- 2024年11月20日 12:25:41
- 2024年11月20日 09:42:43
- 2024年11月19日 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