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东西问)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中新社重庆2月18日电 题: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中新社记者 钟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在世界产业格局中,中国蚕丝业经历过怎样的沉浮?在国际蚕桑科技竞争中,中国如何树立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里程碑?蚕桑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她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带去了什么?
向仲怀:据考古学家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丝绸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在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等方面都有体现。
从西汉(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丝绸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外运,自此,丝绸几乎成了东方文明的象征,更架起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公元2世纪下半叶,丝绸在罗马市场的价格每磅值12两黄金;公元571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摆脱居于东西方之间的波斯人高价垄断经营中国丝绸的局面,还发起过“绢丝之战”。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然而,蚕业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转移。
18世纪,随着欧洲产业革命和实验科学的兴起,以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成为引领世界蚕业的中心,其产茧量曾占世界总产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直到19世纪50年代,在意、法微粒子病大流行及中日蚕丝业竞争影响下,欧洲蚕业走向衰微。
而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蚕丝业。日本采取“二线”(丝线和航线)国策,把蚕丝业作为强国的主导产业,引进西欧先进的蚕丝技术,设立蚕丝科教机构,官民合一开拓生丝市场出口创汇。其鼎盛时期国家60%以上农户养蚕,桑园面积占该国耕地面积的26.3%,生丝出口占西方市场的75%。20世纪中后期起,蚕丝业在日本社会经济结构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新中国成立后,蚕丝作为国家换取外汇的重要物资,蚕桑产业获得快速发展。1970年中国蚕茧产量12.15万吨,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到1994年增加到67.4万吨,目前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
蚕丝的产业中心经转移到欧洲、日本之后,终于回归到了发源地——中国。
中新社记者:资料显示,至20世纪的鼎盛时期,蚕丝业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21世纪后,被中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视为发展“功勋”的蚕桑产业有何新挑战?
向仲怀:21世纪初,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发布,作为产业和科研重要支撑的生物和基因资源,成为国际资源争夺的重点。蚕桑领域也不例外,其科技体系已不再简单围绕一粒茧、一根丝。
世界蚕业现代主要技术体系由日本在20世纪初创建。改革开放前,中国与日本等国的蚕业科技水平仍有差距。1982年,我被派去日本留学,提高蚕桑研究能力与水平,此行让我坚定“振兴蚕丝业,要从科技上找突破”。1995年,我们曾提出“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的设想,但当时条件尚不成熟。
2001年,日本联合8个国家的20多位科学家在法国里昂召开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计划筹备会,以启动家蚕基因组国际合作,但当时蚕丝产量占世界总量70%的中国却未被邀请参加。2002年,在日本筑波召开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的国际会议,鉴于中国科学家的实力,经过磋商,会议达成“日中两国牵头、任务各半、2004年完成家蚕基因组测序”的意向。
然而,2003年初日本单方面终止合作,独自启动基因组测序,号称“开拓21世纪日本丝绸之路”,并将该年定为“日本21世纪丝绸之路元年”。为推动合作,我赴日斡旋,日方避而不见。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背水一战,自己绘制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基因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占据主动地位,还关系到21世纪的“丝绸之路”是从中国开始,还是从别的地方开始。
我们和“华大基因”合作,共同组成400多名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工作100多天后,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测序,2003年11月15日,重庆市政府对外宣布,中国率先完成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这是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奉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被业界称为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里程碑。
此后的近十年里,我们团队陆续完成家蚕基因组精细图、遗传变异图、桑树基因组、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等一系列领先成果。至此,中日之间关于蚕桑生物科技的博弈,以中国科学家的完胜落幕,标志着中国蚕业科学研究步入世界领先水平,也确立了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高地在中国。
中新社记者:作为世界公认的蚕桑产业和科学技术中心,中国的蚕桑产业转型可为世界提供怎样的样本?
向仲怀:传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以蚕桑为基础的丝绸产业,而21世纪“新丝绸之路”是以基因组研究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
现代蚕桑业不能固守养蚕—缫丝—织绸的单一模式,必须建立新的技术体系,推进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2006年起,我带领团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展开历时3年的调研,摸清蚕桑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2009年,我们组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发展方向和“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产业目标。
2013年,研究团队再次率先完成桑树全基因组图谱绘制。通过基因测序基础研究,我们发现:桑树与桃、李、苹果等同属蔷薇目,桑树基因组进化速度大约是蔷薇目其他物种的3倍,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于石漠化、荒漠化等生态治理;桑树次生代谢基因家族十分旺盛,在医药领域有开发前景;桑树蛋白质含量高,可作饲料、食物。目前,在前述领域,中国都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如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万亩桑茶基地,平均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
蚕的多元化开发也是一个重点。传统的蚕丝产业已经很成熟,在蚕丝创新开发上仍有空间。比如转变观念,把蚕丝作“丝蛋白材料”来看,此种蛋白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理化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先进生物材料,丝素蛋白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前景,还可进入国家经济发展“主赛道”。2021年5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已组建蚕丝光刻胶攻关团队,启动全水基、多用途基因改造蚕丝光刻胶研发。目前,电子束蚕丝光刻胶产业化应用正加快推进。
中国现有2000多万蚕农,将蚕、桑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吸纳现代科学成就,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走开放多元发展的路子,以此引领中国蚕桑学科重建与产业重构,21世纪“新丝绸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完)
受访者简介:
向仲怀,1937年出生于重庆武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家,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他扎根西南劝课农桑60余载,带领团队完成了家蚕、桑树、家蚕微孢子虫三大基因组计划,建成全球最大家蚕基因库,建立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蚕桑人才,是带领中国蚕业科学登顶世界巅峰和推动蚕桑产业现代转型的杰出科学家;发表包括Science论文等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蚕丝生物学》等著作10余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重大成果奖励20多项。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