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七: 中西方“庙会”有何异同?
(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七: 中西方“庙会”有何异同?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中西方“庙会”有何异同?
作者 王肃宁
按照《辞海》解释,庙会也称“庙市”,是中国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存在。因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故称“庙会”。从严肃的宗庙祭祀、社祭及民间信仰中孕育演化的庙会活动,因商贸、愉悦等功能的融入,展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成了百姓娱乐、购货和游戏的场所。过年逛庙会,成了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风俗习惯。
虽然中西节日传统不同,但通过节日寻找愉悦与幸福的路径一致。同样发源于民间文化的西方狂欢节、万圣节等,与中国春节庙会异曲同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劳动者自己的节日,这些共通性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据专家考证,现代意义上的庙会起源于隋唐时期的宗教活动,在明清时期得到完善发展。庙会在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消失,而1985年举办的地坛春节庙会,因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创了新中国大规模举办春节庙会的先河。
与春节庙会相同,西方狂欢节、万圣节等西方“庙会”,源自宗教且在历史发展中扩展了其原本内涵,加入了本地文化特点,内容丰富多元。无论是化装舞会、彩车游行,还是假面具和“鬼敲门”等,都由其传统文化延展而来,是其民俗文化的缩影与延伸。
而中国庙会随时代变迁,也不断融入新内容、新形态,但展示民俗始终是庙会活动最基本的底色,无论是舞狮、秧歌、武术和杂技,还是地方剧、手工艺展示等,都充溢着自由感、宣泄感的生命体验和感官享受,都是在“想像力和知性自由活动”中获得快乐,即审美愉悦的。因而,中西方“庙会”尽管表现方式大相径庭,但其形式之美,及其个体冀望都是相同相通的。
每个民族都有只属于本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政治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趣味等。这一切因素所构成的民族特色反映到庙会活动中,对庙会形态有无法抗拒的渗透力,使其具有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之美。
近些年,不少中国地方春节庙会把中华文化及其风土人情推介到海外,备受欢迎。不少华人社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在春节期间均有大型活动,以舞龙舞狮、古装游行等表演为主,集市为辅。庙会作为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步被纳入更强大和更具理性化的文化系统中,在文化影响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中西方“庙会”都是从民俗历史文化中吸取养分,当然都有历史的意蕴和民族的特性。庙会活动反映出民风民俗和普遍人性的民族化,是创造才能和精神生活的结晶。
民俗文化的传承性、稳定性和渗透性,决定了庙会文化的稳定性、程式化和趋同化,这也使得二者在丰富性与多样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先进性与新颖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方面各有侧重的同时,都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向往和追求。(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2日 17:48:39
- 2025年01月22日 17:23:26
- 2025年01月22日 15:00:25
- 2025年01月22日 13:56:45
- 2025年01月22日 13:52:16
- 2025年01月22日 07:46:01
- 2025年01月22日 03:32:33
- 2025年01月21日 22:02:23
- 2025年01月21日 21:31:11
- 2025年01月21日 19: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