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四: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四: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作者 崔白露
今夜,你会看春晚吗?
作为除夕之夜的“新民俗”,自1983年播出以来,春晚已伴随中国人走过近四十年。在物质生活和文化娱乐方式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看春晚?其背后有何文化逻辑?
春晚,承载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提到除夕,春晚的画面可能会与年夜饭和鞭炮声一起在脑海浮现。30多年来,春晚走进千家万户,收看春晚成为除夕夜中华大地上最普遍的群体性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春晚在人们脑海中逐渐意象化,升华为每个个体对其成长过程、生活方式、情绪记忆的复杂诠释。
时至今日,人们总能忆起陈佩斯那碗馋人的面条、费翔在心头放的那把“火”、“白云”与“黑土”互怼的日常,也总忘不了红包里的压岁钱、热腾腾的饺子汤圆、一起看春晚的家人朋友。春晚就像时光胶囊,装载着满满回忆,又像陈年酒坛,酿藏着最深处的情感。
春晚,记录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
首届春晚播出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推进,人民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电视、冰箱、洗衣机代替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新“三大件”,拥有一台电视成为无数家庭的梦想。物质生活改善催生出人们对更丰富精神生活的渴望,而作为文化载体的电视节目,正好满足大众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对社会风尚的追求。在此背景下,春晚应运而生。
30多年来,春晚以影像方式记录下时代发展面貌。从中山装、运动服、红裙子、喇叭裤到色彩缤纷、款式多样的服装,从“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到“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流行语,从10寸黑白电视机到40寸大彩电、手机竖屏和“5G+4K/8K+AI”,从中国春晚、华人春晚到全球春晚,从改革开放、两岸交流、港澳回归到北京奥运、抗击疫情、全面小康……小小一台春晚,记录着时代旋律和社会变化,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春晚,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
中国人重亲情,春晚诉说出小家的“团聚”:除夕这一天,作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活动,春晚为千家万户营造出一个阖家欢聚、共享天伦的独特文化空间。中国人重家国情,春晚表达了家国的“团圆”:《乡恋》《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等传唱至今的经典曲目,传递出无数海内外游子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中国人重中华情,春晚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56个民族载歌载舞,港澳台歌手同唱一首歌,全球华侨华人天涯共此时,四海为一家,无论身处何地,当《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共祝愿祖国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许多人觉得,相比过去,如今的春晚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究竟是春晚本身在变,是人的心境在变,还是二者皆有?其实,今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极大丰富,春晚早已不是除夕守岁、消遣娱乐的唯一选择,过去那种不到八点便守在电视机旁的雀跃心情也可能慢慢淡化。但看春晚似乎已成为一种仪式、一种习惯,没有它总少了一分年味。就像春晚的开创者、首届总导演黄一鹤曾说的那样:“说穿了,春节晚会是人性真情的留恋。”
今夜,人们也许会觥筹交错、围炉畅谈,也许会用语音或文字给亲朋好友拜年、发红包,也许会打麻将、玩游戏、刷抖音、发朋友圈……但在这个鞭炮声渐少的除夕夜,听听春晚的欢歌笑语,看看喜庆画面,最后跟着一起倒数,也不失为一种慰藉和陪伴。
春晚早已不只是一场晚会,反而更像一位陪伴多年的老友,虽不常见,但只要需要,便总会出现。当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本身,也许它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或轻或重的分量。(完)
- 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