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二:冬奥遇上春节,如何激发“文明火花”?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冬奥遇上春节,如何激发“文明火花”?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数日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如约而至。从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二)冰壶混双率先开赛到2月20日闭幕,本届冬奥会与春节几乎完美重合。
源自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诞生于中国的春节文化巧妙相逢,两大极具代表性的盛事将激发出怎样的“文明火花”?
冬奥遇上春节,冬奥更具“文化味”。
古时春节全名为“立春节”,即因立春而产生的节日。作为传统农业国家,中国自古重视立春,早在周代,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创造出一系列迎接“立春”的仪式。《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在立春前三天即斋戒,立春当日更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祈求丰收、赏赐群臣、施惠于民。东汉以降,“迎春”礼俗飞入寻常百姓家,妇女“剪彩为燕”做头饰,并贴“宜春”于门上。唐宋时期,“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均需入朝致贺。及至明清,“迎春”“鞭春”“咬春”等习俗早已不分庙堂江湖,“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中国人自古便有“咏春”传统。《诗经》中有“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描写春日花草树木的勃勃生机;汉乐府《长歌行》用“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咏叹春季万物之欣欣向荣。孔门先贤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言志;道家“长春子”丘处机则留下“春日春风春景媚。春山春谷流春水。春草春花开满地。”的三叠前韵名句。当百年冬奥首次来到中国,融入千年春节文化,这场纯洁冰雪下的约会也将因“中国红”而更具激情与诗意。
春节遇上冬奥,春节更显“国际范”。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时至今日,春节不仅是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日前受访时称,“早在申办冬奥时,我们就把春节这个环节设计进来,通过举办冬奥会来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过年文化等。”当灯笼、对联出现在国际媒体的镜头中,当饺子、汤圆摆放到各国奥运健儿的餐桌上,当舞龙、舞狮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春节的元素将透过冬奥赛场折射到更多外国民众眼前,有益于春节文化在海外进一步“破圈”。
冬奥春节完美重叠,让世界产生更稳定的预期,让人类看到更光明的未来。
1924年首届冬奥会在法国夏蒙尼举行以来,冬奥会逐渐从北欧与阿尔卑斯山地区冬季运动的孤芳自赏,发展为全世界冰雪运动、文化爱好者的视觉盛宴。
自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起,历届冬奥会均在2月初开幕。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这一天恰好又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一年岁始、万象更新,中华文明寄予春的希望与国际社会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期待殊途同归。
值得注意的是,数十位国际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克服疫情困难,专程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显而易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第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上即倡导,“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旨在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明汇聚一处,融为一体。”当奥林匹克的火炬与传统节日的万家灯火同时在中国点燃,一场汇聚东西方文明元素的盛会值得万众期待。(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