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家航天局谈航天及其应用效益 可达1:10以上投入产出比

国家航天局谈航天及其应用效益 可达1:10以上投入产出比

2022年01月28日 1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国家航天局谈航天及其应用效益可达1:10以上投入产出比
    1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新闻发言人许洪亮,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中新网1月28日电 国新办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介绍,航天的发展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

    1月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资料图为环绕器与火星合影。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1月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资料图为环绕器与火星合影。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知道,航天发展需要高投入,请问发布人,如何看待这种高投入?同时也请介绍一下中国航天事业是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

  赵坚指出,首先,我国对航天发展高度重视,全国人民对航天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航天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航天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变革,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推动了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对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航天的高投入能够带来高产出,整体效益十分明显。

  其次,航天应用已经广泛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林草监测、防灾减灾、气象预报、海洋开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衍生出的新技术应用,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老百姓也能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所创造的美好生活。

  例如,通信广播卫星可以为民众开通全球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直播以及提供高速宽带上网,极大方便了人们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生活;卫星导航定位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和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气象卫星可以提供全球和特定地区的精准气象预报,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暖心、周到的气象保障。

  再举个例子,卫星用于防灾减灾方面的成效更加显著。高分卫星制作的台风观测高清云图,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台风眼的结构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对全球全年产生的台风无漏报,极大地减少了防灾减灾的成本,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此外,高分系列卫星在预防森林大火和应对洪涝灾害等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一段时间汤加发生了火山爆发,中国国家航天局应急启动了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调动了十余颗卫星进行高频次观测,及时将相关影像数据提供给国际组织,贡献中国力量。

  第三,航天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航天产业链的快速形成,而且赋能传统产业,促使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大家都知道,航天产业是高度复杂化和规模化的集合,将有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这样的,具备坚实基础的航天产业正在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沃土、多领域人才聚集高地以及新技术融合创新的桥头堡。当前,航天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提升,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发展的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行业应用集约化、爆发式增长。形成央企集团向地方辐射发展,地方政府鼓励特色企业聚集发展,优势民营资本参与专业化投资等新发展格局。通过商业化发展,将与政府投入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航天发展效益。

  赵坚强调,我们相信,航天发展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有力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也将帮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造福民众。

【编辑:杨彦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