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何兴强:重返联合国50年,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东西问)何兴强:重返联合国50年,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中新社多伦多12月30日电 题:何兴强:重返联合国50年,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6周年,也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扮演了什么角色,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塑造和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知名智库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研究员何兴强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上述问题作出观察、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50年前,联合国大会表决2758号决议时,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很多西方国家投了赞成票。从您的视角看,这些西方国家当时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何兴强:中美关系缓和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时美苏冷战。中苏关系破裂之后,美国觉得有文章可做。尤其是孤立新中国差不多20年后,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和总统尼克松感到,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长期忽视和孤立并不现实。于是有了1971年的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1971年7月访华,这离联合国大会的时间其实不远。美方之后宣布尼克松将于次年访华,震撼全球。西方盟友看到美国的政策变化和趋势,一些国家开始积极寻求与新中国恢复或改善关系,动作甚至比美国快。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有所不同,其1964年就与新中国建交了。
中美关系则较为复杂。当时双方基本上仍处于敌对状态。然而,对于尼克松政府而言,工作重点在于推动中美双边关系实现正常化,而非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尼克松政府因为此事面对非常大的国内压力。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签署并发表,中美关系才算正常化。此后,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让中美实现建交又耽误数年。尼克松下台后,中美两国到1978年底、1979年初才建交。
联合国席位问题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很多保守势力不想让对华关系走得太快,试图推出所谓“双重代表权”方案,推行“一中一台”政策,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方坚决反对。尽管美国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最终没能阻止新中国恢复席位。
当然,新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交了很多朋友。第三世界朋友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转变,特别是冷战背景下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转变,意图与中国恢复正常关系,是主要的原因。再加上中国获第三世界国家广泛支持。美国的西方盟友们看到后,也作出了转变。
中新社记者:这是否也说明,虽然半个世纪之前中国国力远不如现在,但西方必须承认中国是世界上不能忽视、需要打交道的国家?
何兴强:这是肯定的。美国西方盟友看到改善对华关系的趋势后,就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甚至比美国还快。这其实与美国看法一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大国,无法长期忽视、不与之来往。有现实主义头脑的国际领导人都会这么想。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认为这个政权只是暂时的,并采取敌对政策。结果20多年后,新中国政权仍然稳定。外界也不能再长期自欺欺人。所以美国和其他国家必须承认:应该与中国打交道。
中新社记者: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扮演了什么角色?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以来,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何兴强:一票否决权使“五常”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中,有一点很重要:如何协调大国间的关系和立场。
中国恢复席位后,很好地把握了自身定位。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谈判为首要手段来协调或进行外交斡旋,这是中国一向遵循的原则。中国拥有否决权但不轻易动用,尽量与各方协调立场。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联合国像其他一些专门组织一样,成员国家或经济体太多,都想表达意见。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国家的影响力更大。所以有时需要一些大国或地区性重要国家预先牵头协调,这样阻力会小很多。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给世界格局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完全改变了美苏两极对抗的格局。世界舞台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代表着第三世界的新兴力量。
中国作为“五常”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在全球舞台上崛起。这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开始,趋势延续到今天。
我认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中国多边外交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非常重视通过联合国发挥自身作用。联合国被中国视为具有最高权威的多边主义舞台。中国也很看重将自己的主张纳入联合国框架,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比如,“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
此外,中国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维和等方面,通过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框架下的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的一系列重要议题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如今联合国自身的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变化和挑战?
何兴强:挑战性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要在联合国框架下处理譬如全球发展、气候变化、国际反腐等诸多国际问题,向来较为困难。很多具体问题其实不能靠联合国大会来解决,而要落实到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类专门组织。
但我认为,联合国也需要与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协调,比如G20(二十国集团)。它囊括了全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20个经济体。联合国是可以与G20互相协调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的美中之间发生对抗或软性对抗时,如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我认为这是联合国本身要应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的改革,包括结构改革——譬如安理会是否要扩大,以及如何改革议事方式和决策方式,使之更有效率、更利于协调立场和解决问题,也是联合国面临的挑战。其他各大国际组织也面临类似问题。
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应对自身挑战的过程中,当然也需要包括中国智慧在内的各国智慧。
中新社记者:在联合国及其他主要的国际组织或平台中,中西方之间需要更好地相互协调,相向而行。但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仍表现出担心和戒备,症结何在?
何兴强:从近几十年的历史看,症结主要在中美关系上。虽然很多问题还需加上欧洲,但中美协调更重要。
一般而言,如果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之间能就某些问题协调好,在国际组织或平台上的协调会更容易一些。但这也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过程。国际组织是一个关系的平台。有时中美双边谈得不行,可能就需要联合国大会或G20创造一些机会。
中国特别重视在联合国框架内开展多边外交,也积极参与各重要国际组织的工作。西方政界、学界一些人士近年注意到中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或“威胁”,因而拉帮结派,甚至有“另起炉灶”的倾向。
西方一些国家对华戒备,主要基于意识形态偏见。
中新社记者:中国需要如何更多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
何兴强:既然说了你不信,那我做给你看。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也并没有输出意识形态,没有要求别国仿效中国的制度或政策。
同时,中国对联合国维和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毋庸置疑。在很多热点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官兵的身影。这种真正对国际组织作出贡献的事例,会赢得人心。
中国也没有谋求地区霸权,拉拢他国搞小集团。中国不可能那么做。
人们看到,中国已经反复对外界表明,中国并不想取代美国的角色和地位,而是会以实际行动对世界经济、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尊重。时间会证明一切。(完)
受访者简介:
何兴强,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兹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访问学者。2014年加入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他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著有《龙之印迹——中国与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一书。其合著的《中美关系史》一书被列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14:10:23
- 2024年11月21日 14:03:33
- 2024年11月21日 11:16:50
- 2024年11月21日 09:30:55
- 2024年11月21日 09:28:03
- 2024年11月20日 18:33:42
- 2024年11月20日 15:27:39
- 2024年11月20日 12:25:41
- 2024年11月20日 09:42:43
- 2024年11月19日 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