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前瞻
立足新发展阶段,北京金融业如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如何探索开展数字金融创新?近日,记者走访北京金融业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了解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新看点,探寻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
更新: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
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南侧,原“动批市场”四达大厦改造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成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的核心区起步楼宇。
19日,中心二层,本届金融街论坛年会专题展之一的“金科新区建设成果展”吸引观众驻足。园区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王融冰正在讲解一周前发布的创新产品“SIM PAY”。“不需要打开手机App,‘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即使双方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也不受影响。”王融冰说。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完善空间载体、拓展应用场景等,北京不断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日前,西城区政府发布新版“金科十条”,对科技孵化机构及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政策预计年均兑现将超过1亿元。
正成为金融科技产业集聚新高地的同时,北京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近期,由工商银行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完成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全流程闭环验证。该项目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特征数据采集并记录在区块链上,接入银行物联网服务平台及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产品全链条质量管控与信息透明。
更实:持续为小微企业“输血造血”
“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适合的方式,解最紧急的困难。”谈到北京银行伸出援手帮助缓解资金压力,恒安嘉新(北京)科技公司财务负责人用了三个“最”来形容。受疫情影响,恒安嘉新参与的部分项目招标延缓或取消,营收一度出现困难,而作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的恒安嘉新又是贷款“困难户”。
与北京银行的一次偶然接触为企业解困迎来转机。该行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通过创新的“科技信贷模式”多次解企业燃眉之急。通过这次及时援手,恒安嘉新能够正常运营,继续为北京多家单位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全天候保障……
这是首都金融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各家银行相继推出专利、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担保方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投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百余种。截至今年8月末,北京地区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87家,全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
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北京于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企业续贷受理中心”,15家银行集中入驻办公,小微企业得以“货比三家”。截至今年9月30日,续贷中心已完成续贷审批8628笔、审批金额364亿元。
更稳:开放发展步伐加快
主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深化金融业国际间交流合作……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前,释放出金融合作双向开放的强烈信号。自2012年首届论坛举办至今,金融街论坛见证了首都金融业逐步开放、稳步发展。
今年初,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得银保监会开业批复,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注册筹建。“这是进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北京市区两级派专人全流程跟进和指导。”安联保险资管总经理甄庆哲说。
一年来,首都金融业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开放步伐逐步加快。记者从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去年至今,包括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持牌支付公司,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全国第五家资产管理公司,全国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等中外金融机构68家落地北京,其中外资金融机构17家。
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是中国工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有价证券,通过债券通引入跨境资金,开展跨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当天就被境外各类投资人踊跃认购,实际中标量中60%来自境外投资者。”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立足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从政策、项目、机制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首都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金融业更高水平开放中立标杆、做示范。”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说。
记者:鲁畅、王晓洁、陈旭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4日 21:16:28
- 2024年11月24日 17:23:17
- 2024年11月24日 16:35:15
- 2024年11月24日 14:39:40
- 2024年11月24日 14:14:22
- 2024年11月24日 14:13:00
- 2024年11月24日 13:47:49
- 2024年11月24日 08:39:04
- 2024年11月23日 17:37:57
- 2024年11月23日 17: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