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西问 | 张国雄: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

东西问 | 张国雄: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

2021年09月15日 1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东西问】张国雄: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张国雄: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

  中新社江门9月15日电 题: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专访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

  中新社记者 孙秋霞

  在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江门开平,1833座碉楼分布在15个镇(街道)。这些碉楼大量兴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当地旅居海外的华侨出资修建而成,既有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特点,又融入浓郁的西洋风情。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为何出现在江门开平?对当下的中西文化交流有何启发?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席专家张国雄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张国雄教授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东西问”专访(<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 陈楚红 摄)
张国雄教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中新社 陈楚红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开平碉楼是中国碉楼一个非常特别的类型,充满乡土气息,又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这样的建筑群体为何出现在江门开平?

  张国雄:碉楼是中国乡村一种很常见的防御性建筑,中国现在保留碉楼的地方有很多,包括陕西、山西、四川、重庆、贵州等。相较而言,开平碉楼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既有中国传统的碉楼建筑特点,又把外来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乡土建筑类型。开平被誉为“中国碉楼之乡”,也由此而来。

  中西合璧的碉楼群在整个五邑地区(指今江门市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都有,但最典型、最精美的碉楼都在开平,而且开平的碉楼数量也最多,这与当地社会环境和华侨史有关。

  开平还未设县前,它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治安混乱,使得开平在明代就有很多碉楼,用于防匪。开平碉楼最早的遗存是明代中后期建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碉楼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洪。开平处于潭江中游,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开平还是华侨之乡。开平人很早以前就通过台山的广海港到东南亚谋生,后来一部分人去了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华侨在海外接触到西方文化,开始把外来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带回来。例如,开平碉楼的钢材是从德国进口,木材是从印尼进口,水泥来自于英国和瑞典,部分瓷砖来自于意大利,一些彩色玻璃也是从外国进口。在中国乡村,钢筋混凝土建筑最早也是出现在开平所在的江门五邑侨乡。

开平自力村(资料图)肖雄 摄
开平自力村(资料图)肖雄 摄

  中新社记者:这些碉楼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出洋谋生的华侨华人对西方文化持怎样的态度?当地传统文化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起到了什么作用?

  张国雄:传统文化对华侨影响很大。明代江门五邑地区有位哲学家陈白沙,是岭南地区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他的哲学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他告诉人们不要遵循条条框框约束自己,一定要根据环境感受,去找寻谋生之道。

  江门五邑地区的华侨到了北美、大洋洲,感受到的是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那时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阶段,与工业文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显然是不能比的,这对华侨的内心冲击非常大,让他们看到了家乡的落后。正是由于江门五邑地区华侨来自一个讲究实际、遵从内心感受的地方,异质的工业文明使他们对改造家乡的愿望更加强烈。

  碉楼是华侨改造家乡的一个具象。此外,开平的学校、民居、宗族祠堂很多也是中西合璧的。祠堂是中国乡村民众精神世界最神圣的地方,既是祭拜祖先的圣地、也是乡村实物管理中心,他们能把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融入进去,可想而知当时华侨和侨乡民众拥抱西方文化的心理是多么强烈。

广东省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有的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陈一年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广东省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有的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陈一年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中新社记者:先进的工业文明对华侨带来的这种冲击,使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国雄:这个变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鸦片战争以后,到美洲、大洋洲的大量华侨强烈地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除了对外来文化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度和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江门五邑地区的华侨改变和推动国家进步的意愿非常强烈。

  因此,华侨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辛亥革命时期,他们支持孙中山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海外的华侨大量捐款,甚至还有很多华侨回来参加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的70多位烈士里边有不少是海外华侨。

  其次,华侨改变对新中国的看法,抗美援朝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看到一个新的政权敢去打洋人、打世界最强大的美国,这在他们的历史经验中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很多华侨在寄回来的书信里说,这个国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追求独立一直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愿望。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取得的每一个重大科技成就时,能够在海外华侨那里引起巨大震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华侨寄回来的书信里就表达了振奋之情。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更加迫切希望自己的国家更强大。每当国家有什么需要,他们都踊跃支持,这就是华侨出海后在观念和行为上产生的最大变化。

广东江门开平碉楼,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风光。冉玉杰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广东江门开平碉楼,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风光。冉玉杰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中新社记者:开平碉楼与村落,对于华侨文化、侨乡文化的研究有何独特的价值?

  张国雄:西方建筑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城市中不少见,比如上海的外滩。像开平碉楼这样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城市也都有。南京的中山陵、广州的中山纪念堂都是经典的中西合璧建筑。如果从建筑的规范性和建筑的精美程度来讲,开平碉楼比不上城市的这些建筑。

  城市里西方建筑和融合西方文化的建筑,是专业人士设计的,有学理的要求和规范,做出来的跟外国一模一样,学界把它叫做“文化移植”。而在专业建筑师看来,开平碉楼不规范、不精美,原因就在于接受外来文化的是普通华侨和侨乡民众,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再加上广东人跟着感觉走,很多建筑文化的融合,自然就打破学理上的一些界限。这就是华侨带回来的西方文化,跟知识分子理解的西方文化根本不同,它不是文化的移植,是文化的吸收和创造。

  不仅是海外华侨,还有侨乡民众,他们结合本土的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学习和吸收,进行了大众性的文化创造实践,恰恰是这个实践,带有我们民族特点。这样一种“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的建筑,全世界唯一,更具世界意义。为什么城市里那些建筑没有成为世界遗产,道理也在此,我把它称之为“中国农民的创造”。

广东江门开平碉楼。李永杰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广东江门开平碉楼。李永杰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中新社记者:当前,身处全球化浪潮中,开平的侨乡文化对中西文化交流有什么启发?

  张国雄:开平碉楼所反映的侨乡民众的文化心理、文化行为和文化视野,对今天的全球化非常有借鉴意义。

  开平碉楼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中国乡村进入全球化,就是从侨乡开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开平的地方志记载,这里的民众“衣、食、住、行,无一不资外洋”,也就是说当地民众的生活和侨乡社会已同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当美国、欧洲出现经济危机,这里的生活水平立即下降,因为大量开平人靠侨汇生活,这里是最早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乡村。

  作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发展水平最高的乡村之一,开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商贸发展、文化教育等等,当时是走在中国乡村前列。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有句话叫“看广东就看四邑”,四邑就是今天江门下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当时这些乡村,一家一户两层楼房,水电可通,这得益于它与世界融合。所以,中国的发展一定要开放,并与世界融为整体。

  同时,这种文化融合过程意味着:中国乡村社会并不是封闭排外,侨乡民众也不是封闭排外的,他们在坚守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学习外来文化。这是开平碉楼给我们的启示,中国人有这样的文化胸怀、文化视野和文化心理。(完)

  受访者简介:

张国雄教授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 陈楚红 摄)
张国雄教授 (中新社 陈楚红 摄)

  张国雄,广东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首席专家。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贡献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一等功。长期研究华侨历史、侨乡文化、世界遗产。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