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迢迢“天路”通高原(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

迢迢“天路”通高原(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

2021年08月11日 14:33 来源:人民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迢迢“天路”通高原(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

  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翻高山、跨大江、穿隧道……90%以上线路海拔超3000米的拉林铁路铺上雪域高原,“复兴号”列车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拉林铁路全线435公里,有47条隧道、121座桥梁,桥隧比高达75%,在滔滔雅鲁藏布江上跨越16次,施工难度世所罕见。然而,在13万多名建设者的艰苦奋战下,这条总投资360多亿元的高原“天路”仅历时6年即建成通车。

  这只是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巨变的一个最新例证。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建制村村村通公路;5个地市实现了铁路通达,运营里程近1400公里……今日西藏,迢迢“天路”通高原,立体交通网日渐完善。

  钢铁“天路”

  攻克高原铁路建设多项难题

  26岁的林芝市朗县青年洛桑旦增,心中的铁路梦藏了十几年。

  小时候去拉萨,汽车要在路上开整整两天,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火车。

  初中毕业去江西读高中,洛桑旦增第一次坐上了火车。看着窗外的雪山、草甸被列车远远抛在后面,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家乡如能通上铁路该多好!”

  年少的洛桑旦增不知道,当时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已将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列入其中。在充分的前期工作之后,2015年,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拉林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大学毕业后的洛桑旦增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劳务中介公司,组织乡亲们去林芝市区务工。“朗县到林芝几乎全是山路,开车时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16年前,西藏的铁路运营里程为零。随着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下辖7地市已有5地市实现了铁路通达,运营里程近1400公里。洛桑旦增前两年创业的担忧随之烟消云散,“火车开通一个多月,拉萨、林芝、山南之间出行方便,再也不用担心山路艰险!”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2005年,一曲《天路》风靡神州大地,唱出高原儿女对青藏铁路这条神奇“天路”的热切期盼。

  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1958年,党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4年5月这段铁路建成通车。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10多万筑路大军在生命禁区艰苦奋战5年,在攻克许多罕见科技难题之后,终于在2006年修通了格尔木至拉萨段。2006年7月1日,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拉萨西站党支部书记张卫东,已在这里工作了15年,见证了这条铁路带来的变化:15年间,进出藏货物量增长均超过20倍,拉萨和周边城乡大部分生活生产资料,都是通过这条“天路”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

  网状“天路”

  县乡村全部通公路

  “姑娘出嫁远方,马道又远又长,翻过三座高山,蹚过三条大江,走了三十三天哟,才进新郎帐房……”这首民歌,是旧西藏交通极端落后的写照。和平解放之前,旧西藏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交通运输全靠人背畜驮,从拉萨到青海西宁或四川雅安往返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川藏、青藏公路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的新局面。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份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民主改革后,迅速建设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路,青藏、川藏公路也陆续铺起柏油路面。

  因大山阻隔,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墨脱通路难,主要难在两点:一是坡度大路难修,全县相对高差达6000多米,几乎垂直分布着从寒带到热带8个气候带;二是气候恶劣路难保,夏季塌方、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冬季则大雪封山八九个月。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筹划修建的墨脱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建的公路”,持续了近40年也未能完全修通。

  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家在墨脱县帮辛乡根登村,是从墨脱走出的门巴族大学生。回忆起小时候从墨脱去林芝上学的艰辛,格桑德吉说:“只能一路徒步,翻过4000多米的雪山、蹚过冰冷的河流、穿过幽深的原始森林……一趟下来,就要走上七八天!”在林芝上小学的几年间,格桑德吉仅回过3次家。

  对于西藏的民生冷暖,党中央牵挂于心。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西藏墨脱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决定建设墨脱公路。此次批准的墨脱公路,起自波密县扎木镇,止于墨脱县城,全长约117公里。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历时4年,扎墨公路终于在2013年10月底建成通车,将墨脱全年通路时间由原来3个月左右增加到9至10个月。

  扎墨公路修通的第二年,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开工建设。这条公路将林芝市区至墨脱县城的距离由346公里缩短到18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历经7年艰苦建设,如今派墨公路通车在即。

  如今在西藏,县乡村全部通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全区所有县通公路,建制村村村通公路,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94%、76%。广袤的雪域高原上,一张巨大的公路网连接着远在“天边”的村庄、牧场、雪山、湖泊……

  立体“天路”

  “天边的阿里”不再遥远

  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距拉萨1400多公里;周边最近的城市,是1300多公里外的新疆和田市。“天边的阿里”,人们这样形容阿里的遥远。

  2010年前,阿里出行主要靠公路,从狮泉河镇到拉萨,至少需要40个小时。

  为改善阿里的交通面貌,2007年5月,在狮泉河镇西南海拔4270多米的地方,昆莎机场开工建设。3年后昆莎机场建成,从阿里到拉萨的飞行时间只需两个小时,从阿里到全国各地也可实现当日到达。

  今年4月,阿里普兰机场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又一条“天空之路”即将开工建设,“天边的阿里”不再遥远。

  让阿里不再遥远的,还有另外一条“天路”的建成。2020年12月4日,国家电网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这条全长16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巴尔变电站,跨越日喀则、阿里两地10个区县,总投资74亿元。

  这条“电力天路”,最高海拔5357米,平均海拔4572米,施工环境极其恶劣,道路交通极其艰险,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的建成投运,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阿里地区缺电的问题,为沿线16个区县38万农牧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大网电”。

  53岁的普兰县普兰镇居民古入,今年放心地购买了一批崭新的家用电器。在普兰镇生活了几十年,缺电少电是古入心中曾经的“痛”。小时候没有电,照明只能点油灯,光线暗,油烟大。“冬天取暖炉子冒烟,油灯也冒烟,熏得眼泪直流、鼻子难受,从此落下了鼻炎的病根。”古入禁不住揉了揉鼻子,“这下好了,以后可以烧电暖气了,不用担心电灯不亮了。”

  在中央支持、全国各地支援下,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表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中央政府累计投入1.63万亿元,近几年援藏省市总计投入693亿元,其中大量资金用于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使西藏“换了人间”。

  本报记者 申 琳

【编辑:朱延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