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破解结构单一难题,培育多元产业体系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5日电(彭宁铃)2016年2月,吉林长春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7个国家级新区。新区下辖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
几年来,新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新区GDP年均增长7.3%,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4%,固投年均增长11.3%,在全市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保持开发区组第一名。
2020年GDP实现823.9亿元,增速8.9%,规上工业产值790.2亿元,增速10.6%,固投440.6亿元,增速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东北国家级新区,其中,GDP和规上工业增速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分别排第4和第3。今年一季度,其GDP、规上工业产值、固投分别完成156.4亿元、192.3亿元、21.2亿元,增长22.2%、46%和28.1%,实现了“开门红”。
“‘工业一柱擎天、产业结构单一’一直是制约东北振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新区把推动破解这一深层次矛盾作为发展着力点,加快培育以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日前,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吉林长春新区云座谈会议上,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衍广向媒体介绍,新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产业强区、项目立区,不断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周衍广透露,新区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全面实施由班子成员挂帅的“链长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集聚吸引上下游企业,加快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
据介绍,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新股份为龙头,通过并购重组整合配置产业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去年,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60.8亿元,占全市82.4%,高新股份市值、营收、净利在全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中均排第2位。
IT产业则围绕培育“芯、网、云、端”产业生态,引进了华为科创中心、长城信创、中星微电子等潜力较大项目,形成了以光电器件、光电显示等为重点的光电子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奥来德OLED材料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
此外,航空航天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300多家,龙头企业长光卫星是国内唯一集卫星研制、运营管理到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前不久成为东北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吉林一号”卫星在轨总数达到25颗。
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区集聚了一汽奔腾、天合汽车等重点企业130余户,形成了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其中,骨干企业英利汽车是我国拥有最完整玻纤增强零件制造工艺的生产厂家之一,整个产业产值达到430亿元。
以特色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据了解,新区高标准谋划建设了航天信息产业园、光电和智能制造产业园、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45个特色产业园区,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66户。
周衍广指出,以这些特色园区为载体,新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每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开复工项目超过200个,今年计划实施总投资2175亿元的项目254个,产业项目162个,占比64%。
“实践中我们还感到,建设产业园区既需要体量大、质量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作为支撑,也需要培育‘小而精’的项目。”周衍广表示。
比如,今年新区推进的鼎敖汽车、安通汽车检测、全安铝合金门等一批项目,大都投资1亿元左右、占地一两万平方米,但是项目成熟度高、投资强度大,建成后对于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以企业扩能为抓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周衍广说,推进现有企业技改扩能是健全产业链、再造产业基础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近两年,新区重点推进建设了金赛药业、嘉诚信息、永利激光、富维汽车、希达电子等25个技改扩能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63亿元。
“目前,总投资18亿元的金赛医药产业园、总投资18亿元的百克生物疫苗产业园以及富晟李尔、吉湘汽车等一批扩能升级项目进展都很好,这些扩能升级项目建成后,将为产业提档升级、提升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周衍广表示。(完)
- 专题: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2日 17:48:39
- 2025年01月22日 17:23:26
- 2025年01月22日 15:00:25
- 2025年01月22日 13:56:45
- 2025年01月22日 13:52:16
- 2025年01月22日 07:46:01
- 2025年01月22日 03:32:33
- 2025年01月21日 22:02:23
- 2025年01月21日 21:31:11
- 2025年01月21日 19: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