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大国“寻龙记”:中国恐龙如何被发现并“走向”世界?

大国“寻龙记”:中国恐龙如何被发现并“走向”世界?

2021年02月26日 09:49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993年上映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以艺术的形式“重现”了恐龙这种史前庞然大物的生活情境,给世人留下深刻记忆,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恐龙旋风”。

  作为地球曾经的霸主,恐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在当时处于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然而这种盛极一时的生物却在极短的时间里消失。数百年来,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发现恐龙化石,逐步揭开了恐龙的“神秘面纱”。人们也好奇恐龙到底有没有灭绝,又是如何灭绝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待进一步解答。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展示的恐龙骨架,彭光照 摄

  寻找恐龙“足迹”

  在19世纪以前,人们从来没想过,在地球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曾出现过一类名叫“恐龙”的生物。直到1822年,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在新劈开的岩石中,意外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动物骨骼,这是已有最早的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文献记载,从此掀开了古生物学的新篇章。随后,恐龙化石在美国、德国、中国、摩洛哥、巴西等国相继被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呈广泛分布的态势。

  除恐龙骨骼以外,科学家们在野外也陆续发现了恐龙蛋、恐龙足迹等恐龙化石。在外界看来,寻找恐龙化石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然而,2020年10月,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杨哲睿却意外发现了恐龙足迹,成为国内年纪最小的恐龙发现者。在四川通江探亲休假期间,杨哲睿无意中听外公提起老家背后的山石上有不少“鸡脚印”。

  

杨哲睿发现的恐龙足迹,邢立达供图

  从小喜欢恐龙的杨哲睿一下来了兴趣。在现场查看这些“鸡脚印”后,杨哲睿当场断定是恐龙足迹,并且清楚地说出恐龙类别为兽脚类。之后,杨哲睿还让妈妈联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确认。

  在获知消息后,邢立达初步认定为恐龙足迹。当年10月10日,邢立达等古生物专家来到四川通江县毛浴镇,在一块面积约20平米的石头表面发现了5个恐龙足迹。专家判断这些足迹来自白垩纪早期恐龙,距今约1.3亿年。杨哲睿凭此也刷新了国内恐龙发现者最小年纪的纪录。

  杨哲睿的敏锐“嗅觉”,与他平时爱看邢立达的恐龙科普课密切相关。在微博拥有557万粉丝的邢立达长期活跃在科普“战线”,被外界称为“恐龙猎人”。他翻译并出版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恐龙足迹,努力重建中国恐龙足迹学谱系。

  

杨哲睿和邢立达合影,邢立达供图

  邢立达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恐龙研究以来,14年间我们接到来自民间有价值的恐龙线索每年都在增加,近几年每年有3至5例线索来自民间,将近一半在经过专家考察后确认为恐龙足迹,这也侧面证明了我们的恐龙科普工作在起作用。”

  中国恐龙发现惊艳世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民众从田间、工地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事实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恐龙大国”。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上千种恐龙中,中国拥有近200种,且各大类均有代表。从侏罗纪早期的“禄丰龙”、侏罗纪中期的“蜀龙”、侏罗纪晚期的“马门溪龙”直到白垩纪后期的“鸭嘴龙”,中国发现的几个主要恐龙动物群基本勾勒出恐龙演化的完整过程。

  1902年,沙皇俄国一位陆军上校在黑龙江嘉荫县发现了中国最早命名的恐龙——满洲龙。20年后,中国地质学家谭锡畴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坦斯基在山东蒙阴采集到著名的师氏盘足龙。中国恐龙化石的早期发现,引起西方古生物学家的重视,上世纪30年代前后多个考察团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采集到恐龙化石,收获颇丰。

  

重庆云阳普安恐龙化石墙,彭光照 摄

  1933年至1949年是中国恐龙研究的奠基时期。这期间,杨钟健、卞美年等学者在云南禄丰盆地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许氏禄丰龙,这是中国人发现、发掘、研究和装架展出的第一条恐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恐龙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改革开放后,中国恐龙“走向”世界,国内外学者合作考察,成果斐然。

  回溯历史,中国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表示,在中国众多恐龙研究中,三项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上世纪70年代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世界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匮乏的空白,掀起中国恐龙研究的新高潮。自贡至今仍被认为是世界上发现侏罗纪恐龙化石门类最多、保存最好的产地。

  

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彭光照 摄

  二是中华龙鸟的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在辽西热河发现了带毛的恐龙——中华龙鸟。从形态上,中华龙鸟处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相对原始水平,它为恐龙与鸟的祖裔关系确立提供了实证。

  三是2010年前后,中国的恐龙种类超越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当前中国已成为恐龙化石“宝库”,是恐龙探索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海量恐龙化石的发现,也让中国恐龙保护和展览提上了日程。彭光照表示:“发掘到恐龙化石后,首先要研究化石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及其系统演化关系;之后再开展化石埋藏学、古地理、古生态、古环境等更深入的研究。在完成研究后,后续我们会进行相关保护和展览。”

  目前,中国已建成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参与筹建的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更是与美国犹他国立恐龙纪念公园、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在全球声名显赫。

  

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遗址,彭光照 摄

  “史前巨物”更多秘密正揭开

  人们在追寻恐龙足迹的同时,也在关心恐龙到底有没有灭绝,又是如何灭绝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者们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恐龙在极短的时间内灭绝。而灭绝的原因,也成为生物进化史上的谜题。陨石撞击说、气候变迁说、大陆漂移说、火山爆发说等一系列猜想应运而生。

  这其中,陨石撞击说在有关恐龙灭绝的猜想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陨石撞击说认为,在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达10公里,体积相当于中等城市大小的小行星从天而降。小行星撞击产生铺天盖地的灰尘,地球因此终年不见阳光、气候变冷,恐龙无法适应剧烈的环境变化而死亡灭绝。

  

四川泸州古蔺桂花恐龙足迹化石,彭光照 摄

  在惋惜恐龙灭绝的同时,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大量带毛恐龙的发现也为恐龙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由此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遗憾的是,学者们迟迟未找到化石证据证实这一假说。

  20世纪末期,中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证实“鸟是恐龙的后代”这一假说,这让全球恐龙学者为之兴奋不已。

  对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曾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指出,在进化过程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其中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徐星和同事发现的四翼恐龙,也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坚实物证。不过,也有学者推测,鸟类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两种猜测均指向一个结论: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成今天的鸟类大家族。随着相关恐龙化石的发现,科学家们距离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越来越近。

  从黑龙江满洲龙到许氏禄丰龙,从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掘到中华龙鸟的惊艳出土,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重见天日”,这一史前巨物的更多秘密正逐步被揭开。

  

四川自贡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彭光照 摄

  作者:郭超凯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