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金砖国家鼓起信心的风帆

2016年10月17日 18:5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国际观察)为金砖国家鼓起信心的风帆——解读习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赵卓昀 闫亮 陈静

  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印度果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时,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的重要讲话,积极评价金砖国家合作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金砖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倡议。

  习主席指出,经过10年发展,金砖国家合作已经是枝繁叶茂、树大根深。我们完全有能力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要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寻找应对之道。

  为此,习主席提出五点倡议:共同建设开放世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共同深化伙伴关系。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罗尼·林斯指出,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因此金砖国家的发展对全世界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说,金砖国家这10年的合作为它们今后面对新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讲话让我感受到金砖国家在三个方面的信心和决心,即共同应对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以及不断改进完善现有机制和机构。”

  那么,习主席为何要倡议共同建设开放世界?专家认为,这与当今世界出现的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现象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说,目前一些国家出现了保护主义思潮。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些现象以及英国“脱欧”公投都说明,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抬头。而中国从过去30多年发展中得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要坚持开放原则,所以中国希望成为新一轮开放的引领者,通过推动开放,来促进世界以及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说,从最近几年全球经济政治发展态势看,的确存在反全球化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则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主张,强调了开放合作的理念。

  “强化合作、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是长期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反全球化势力抬头的背景下,进一步倡导开放合作的理念,体现出中国在全球治理层面的引领作用,”周志伟说。

  其次,习主席倡导共同勾画发展愿景。专家认为,这里的发展愿景是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因为这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许,也是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泉。

  周志伟认为,习主席提出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G20杭州峰会成果的重申,体现了金砖国家与全球在发展理念上的对接。

  “我认为这方面的含义特别重要,也就是说金砖国家不是一个封闭、内向、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机制,而是更多地要和全世界联系起来。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这会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周志伟说。

  再者,习主席倡导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是因为这正是建立金砖机制的重要目的之一。

  李巍说,当今世界已经连为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大家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各国迫切需要合作应对一些共同的问题。

  周志伟说,金砖国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不论在发展权益方面,还是在全球治理中的发言权方面,金砖国家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金砖国家加强协调,在重大问题上采取相对一致的立场,才能推动一些全球性议题的谈判呈现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取向。

  此外,习主席还强调共同维护公平正义。这是因为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如此,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李巍认为,当前全球治理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整个制度设计和基本游戏规则都是基于过去西方主导的权力架构。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这些机制已经不适应现在变化中的全球力量格局。

  “在改善全球治理的过程中,金砖机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作为新兴国家团结起来的一个力量象征,能够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一个集体的制衡效应,能够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朝着一个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李巍说。

  最后,习主席强调了共同深化伙伴关系。这是因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金砖国家只有筑牢合作的根基,增强合作的信心,才能让金砖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才能让金砖机制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在李巍看来,“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创新。中国强调的“伙伴关系”与西方注重的“盟友关系”不同,前者更具有包容性,不针对第三方,因此代表了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的发展方向。(参与记者赵焱、陈威华)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