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观察:习近平访英推动“西方向东看”转向

2015年10月26日 14:03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这些天,微信圈里疯传着“英女皇”和“卡中堂”关于“洋人来修铁路”的对话段子,借以表达上周习近平主席访英洗刷了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带来耻辱感后的扬眉吐气。这种历史比照未必确切,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此次习主席访英不只是一次对西方大国的成功国事访问,也不只是专程访问一个国家的“点穴式外交”,更带有相当特殊的民族复兴内涵。

  175年前,英国人仅用了1.9万人参战,区区69人阵亡的代价,击败了近20万人参战的清朝军队,且造成了中国官兵2.27万人的伤亡。此后签订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香港,开放五个城市为通商口岸进而丧失了贸易主权,又赔款了将近一年的财政收入,还被迫接受“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条款进而丧失了领事裁判权,等等。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几天前,作为第一位在英国议会演讲的中国领导人,站在英国议会威斯敏斯特宫,当年英国人因鸦片贩子们的游说而决定发动对华战争的场所,习近平主席以“中英携手,恰逢其时”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没有重提旧账,而是放眼未来,以一种强者心态对历史沧桑做了郑重的告别,更以一种和平姿态令英国人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内心受到震撼。

  中国当年的民族衰落,从英国的入侵开始;当下的中华民族复兴,英国可以视作是新起点之一。不同的是,近代英国用的是坚船利炮、杀戮与欺骗;而今天中国用的是贸易、资金还有诚意。历史最终以正义的方式给予中国人应有的回报,见证了我们这个坚强果敢、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伟大。

  美国人不只一次对英国式的“叛徒之举”破口大骂,却始终阻止不了利益诉求导向的英国人义无返顾地转向中国。核电投资、本币互换、银行设点、科技研究、医疗合作、入境便利、电影合作、足球引进等等,谁都无法抗拒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巨大好处,而中国也在合作中得到持续复兴的动力。

  环顾全球,中国崛起正在形成巨大的磁性,吸引着所有务实的国家向中国靠拢,英国是嗅觉最灵敏的大国,从2015年初比西方所有国家都早地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上周以最高礼遇接待习主席,英国在用脚投票,证明中国崛起的真实性与趋势性。可以预见,接下去这么做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

  习主席访英的丰硕成果单,助推了西方诸大国在对外战略上“向东方看齐”的悄然转向。中英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一句套话,而是中国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在英国人身上的一次成功推广,更带有世界历史更替式、节点式意义的国际格局变迁的意味。

  如果中英“黄金时代”长期维系,不只会创造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典范,更重要的是,英国将成为中国融洽与西方关系的重要协调者,中国迈过大国崛起终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将会成为必然。

  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而形成的国内舆论悲观情绪而言,习主席访英同样像是一记提振社会信心的强心剂,令中国人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成功预期产生了新的期待。这也充分证明,只要中国继续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平稳增长,中国的朋友圈就会越来越多,任何意识形态的分歧、地缘战略的竞争也会因利益互补而得以弥合。

  总之,英国是最精英的“站队者”。在19世纪反法同盟、克里米亚战争、20世纪的一战、二战中,英国都成功选对了同盟者,进而拥有了胜利者的地位和利益。在21世纪以贸易、经济、金融的博弈中,英国选择中国的新站队,同样是明智的。相信中国也会因接受英国的选择而得到正向的回报。

  (王文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