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近平访英:为中英合作未来“黄金十年”铺就道路

2015年10月24日 11:01 来源:中青在线 参与互动 
习近平访英:为中英合作未来“黄金十年”铺就道路
    10月20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骑兵检 阅场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当地时间10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的国事访问结束。

  习主席此次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在国际、国内舆论场上吸引了广泛的注意力。从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主持的金碧辉煌的国宴,到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契克斯首相乡间别墅特意安排的两国首脑非正式会晤;从严谨隆重的皇家礼仪,到各位宾客的衣着穿戴……习主席此行所到之处、各个细节,都成为各大媒体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盛大的“场面”之外,中英两国合作的“里子”,也通过习主席此访得到了夯实。实打实的合作项目,覆盖了两国关系的各个方面,并将为中英合作未来的“黄金十年”铺就道路。

  -签证政策调整对中英双方都是利好

  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是英国对华签证政策的重大调整。

  10月21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宣布,英国对中国民众申请访客类签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这些签证新政包括——自2016年1月起,来自中国的游客将可享受有效期为两年的全新访客签证;签证申请所需的指纹采集上门服务,也将会从现有的9个服务城市扩展至全中国共50个城市;英国还计划在申请签证价格(85英镑)不变的情况下,为中国访客推出一个全新的10年多次入境签证;英国政府正在和中国政府商议,扩张现有的12个英国签证申请中心数量,虽然目前已有的12个签证中心的数量已经多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英国方面表示,这些签证政策的改变,将会使英国的签证产品比有效期最多为90天的标准申根访客签证更具吸引力。这一对华签证的重大利好调整,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将是一大助推力量。据统计,中国游客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5亿英镑的收入;每增加22名中国访客,就会为英国旅游业增加一个新的就业机会。

  卡梅伦首相表示:“使中国访客更加容易、便利地来到英国尤为重要。新的签证政策对英国经济而言也是绝好消息。同时,这也意味着英国拥有欧洲最好的对华签证服务,这将进一步加强英中两国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英中两国关系。”

  -经贸协议总额超过300亿英镑

  习主席访英期间,中英两国还签署了总额超过300亿英镑的贸易投资协议。这些领域包括创意产业、零售、能源、卫生和科技、金融服务、航空航天和教育等。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此次国事访问之前发表讲话指出:“这是英中关系非常重要的时刻。两国贸易投资在不断增长,民众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此次国事访问将加强两国在这些方面的交流,同时英中两国也将借此机会讨论如何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贫困等问题。这是加深我们两国关系的绝好契机。”

  访英的最后一天,习主席访问了英国北部城市曼彻斯特。卡梅伦首相宣布英格兰北部地区将与中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建立并加强中国与英国北方经济增长区的联系。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也是“走出去”的一个大好机会。据悉,目前双方已商定的合作项目协议包括:海南航空宣布开通曼彻斯特机场到中国的首条直飞航线,这是伦敦以外的首个直飞中国的航班;北京建工集团承接曼彻斯特市米德伍德洛克斯重建项目,建工集团还将为项目提供400万英镑启动资金;中央兰开夏大学与深圳政府合作在中国东南部地区建立联合创新企业学园,等等。

  -创意和科技合作、医疗合作让双方受益

  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习主席在演讲中还提及了007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等当代英国文艺作品,这让许多“英剧”迷为之激动。

  在习主席此访之后,更多惊喜将让钟情英伦文化的国人“解渴”。《神探夏洛克》剧场特别版、新的“乐高乐园”、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覆盖中国大陆的奖学金计划——这些让人兴奋的消息,都涵盖在中英在创意和科技领域达成的高达3.25亿英镑的合作协议之内。

  英国商务大臣赛义德·贾维德表示:“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和尖端工程方面的合作,将推动中英两国开发前沿领域的创新型新技术。英中合作不仅能促进投资,而且能成为惠及两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完美范例。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

  此外,在医疗领域,两国也达成了高达20亿英镑的合作协议,项目涵盖科学研究、医院建设、教育培训、诊断和药物研发等各领域。英国生命科学大臣乔治·弗里曼表示,中英合作不仅将使中英两国人民受益,并将对全球健康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他说:“(医疗领域的)所有合作协议表明,中英两国医疗产业充分认识到了彼此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我们将共同创造机遇,改善数百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全球人口的健康水平。”

  -中法英核电合作打造三方合作新模板

  在习近平主席对英国展开国事访问期间,法国电力集团(EDF)和中方合作伙伴中广核集团(CGN)宣布签署了一项《战略投资协议》,将共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法国电力集团证实,该集团在欣克利角核电站建设项目中占有66.5%的股权,中广核集团占33.5%。

  对位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而言,这是一个重要时刻。在未来大约60年内,欣克利角C核电站将为600万户英国家庭提供低碳电力,这一数字是整个伦敦人口的两倍。这一合作计划将极大地有利于英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在核电领域与其他国家进行三方合作的新模版。

  -知识产权合作有重要进展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英两国也达成了不少合作。10月21日,英国知识产权大臣内维尔-罗尔夫男爵夫人在英中研讨会上宣布,英中贸易协会(CBBC)与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商网站阿里巴巴之间的密切合作,自2014年9月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起,在阿里巴巴上销售的超过25家英国企业(包括几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假冒商品已得到清除。

  内维尔-罗尔夫男爵夫人表示:“英中研讨会使英中两国的企业可以了解到,他们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它们知识产权。研讨会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举行,突显了两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作为研讨会的一部分,英国方面还推出了一个工具包,它将确保每年为英中联合知识产权研究创新投入6500万英镑。该工具包还为如何在联合研究项目中管理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此外,英国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AHRC),还将在中国宁波资助第一批项目,其中包括AHRC提供50万英镑资金,用于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立一个中国数字版权和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

  -加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作研究

  作为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活动的一部分,英国研究理事会公布了一批与中国融资机构合作的研究项目,以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其中,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ESRC),将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同投资900万英镑,支持抗生素耐用性研究,以解决这一医疗卫生和农业领域面临的复杂难题。英国还将对中英联合科学创新基金投入资金450万英镑,旨在加强英国与新兴知识经济体之间的研究和创新合作。英国和中国的大学研究人员还将围绕4个建设低碳城市新项目展开合作。

  英国研究理事会国际合作主管 简·艾略特教授表示:“英国研究理事会已经与中国各大科研资助机构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仅在今年,我们就推出了12个联合研究项目,英中双方分别投入3000多万英镑。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本次国事访问期间,英中合作研究在中国国家主席访问日程上排在很高的位置。”

  -共同发布《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极为重要的是,在习主席访英期间,中英两国共同发表了《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在宣言中,中英两国就一些重大国际议题达成了共识,并对包括中欧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反腐、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的合作前景作出了展望。宣言透露——

  中英同意建立高级别安全对话机制,就防扩散、打击有组织犯罪、打击网络犯罪和非法移民等安全议题加强交流合作。不从事或者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贸易秘密或者商业机密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活动。

  双方支持尽早完成一份雄心勃勃的、全面的中欧投资协定。双方呼吁早日开展中欧自贸区的联合可行性研究。

  英方积极支持中国主办2016年G20峰会。双方将加强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投资、发展、反腐败等领域合作。英国将与中国一道,以G20反腐败工作组共同主席的身份开展合作。

  英方支持人民币在满足现有标准的前提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轮特别提款权审查中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双方敦促所有尚未批准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的成员不再拖延,立即批准该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中方赞赏英国第一个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主要西方国家。双方期待亚投行早日投入运作,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并成为一个“精简、正规、绿色”的机构,帮助亚洲地区应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面临的缺口。

  双方还认同即将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时刻。记者 陈婧

【编辑:李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