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邓小平在武昌历史瞬间:1927年在汉改名邓小平(图)

2014年08月21日 14:30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小平同志在途经武昌火车站时,没有记者,也没有专职摄影师,但这张定格在武昌火车站历史瞬间的照片又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当时担任警卫工作的周文(化名),用随身带的傻瓜相机拍下来的。昨日他授权本报首次署名“周文”发表。

  1980年7月,邓小平与家人在东湖宾馆游艇上。(资料照片,记者陈迹翻拍于东湖宾馆。)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日,我们特刊发此文,纪念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就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序曲,邓小平在武昌开启考察南方的第一站。

  一级专运员的记忆

  “这里就是22年前,小平同志坐过的那个商亭所在的位置。”17日,武昌火车站值班主任杨涛带我们找到武昌火车站一站台,回忆说。那年,她24岁,正怀着孕,是武昌火车站负责重要接待的一级专运员。

  杨涛说,在小平同志到达前几天,站里就通知有重要首长途经武昌。他们提前两天就开始精心准备,把一号贵宾厅进行了仔细清扫,还有防疫站人员来检查水质。一号贵宾厅清扫干净后就封存起来,由专人保管钥匙。

  杨涛清晰地记得,当时条件很差,还是用煤气灶烧开水,整个车站都没有暖气。

  杨涛回忆说,1992年1月18日那天,先是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省委副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来到车站等候,但大家都没进一号贵宾厅,而是在二号贵宾厅等候,一号贵宾厅准备首长抵达时才启用。

  首长最终没有走进贵宾厅,几十分钟后乘车继续向南而去。

  杨涛说,当时她们并不知道途经的首长是谁,是在多日以后才听说的。“我们有纪律,没人主动提起的事绝对不问。”如今,杨涛的孩子已20多岁。武昌站的短短几十分钟,不仅改变着她,也改变着她的孩子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

  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

  1992年1月18日上午10点30分许,一辆专列到达武昌,稳稳地停在1号站台。车门打开,在站台上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位老人走下车,他就是邓小平。

  人民网授权刊载的《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这样描述:邓小平头戴铝灰色鸭舌帽,身穿深灰色呢大衣,围着一条白色围巾,步伐走得是那样的坚定、有力。

  关广富、郭树言、钱运录等快步上前,代表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向小平同志问好。邓小平把手向前轻轻一挥,说:“我们边散步边谈吧。”

  邓小平这次南行,出发前没有向沿途各省打招呼,也不想惊动地方负责人出来迎送。这一天经停武昌,是因为邓小平有话要讲。

  武昌火车站的站台只有短短的500米。他们走走停停,边走边谈,这是一次信息高度浓缩的谈话。小平同志一边走一边听着关广富的汇报,时而插上几句话,时而停下脚步。关广富后来回忆说,我们就这样来回走了4趟。

  时间过得真快。29分钟过去了。小平与湖北省的负责人握手告别,踏上专列。11点零2分,火车开动,向南方驶去……

  武昌火车站几十分钟的历史瞬间,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漫步站台与湖北省委领导谈笑风生

  8月15日,湖北省委党史办向本报记者提供了小平考察南方途经武昌的详尽记录。这份已经解密的记录说,1992年1月17日,中共湖北省委接到中央办公厅的保密通知:邓小平同志拟于近期到南方检查工作,1月18日上午将到达武昌火车站。

  接到通知后,湖北省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小平同志是否在湖北停留?行程如何安排?由于小平同志的这次出行高度保密,一切皆是未知数。会议决定,由关广富、郭树言、钱运录到车站迎接。

  1月18日上午9时35分,有关方面紧急电话通知:请关广富等即刻赶到武昌火车站。10时20分,一声汽笛长鸣,邓小平乘坐的专列缓缓驶进武昌火车站。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开出版的《伟人走荆楚,功德垂千秋》记载:邓小平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下火车,等候在站台的几位省领导立即快步向前迎接,热情握手问候。

  关广富代表省委邀请小平同志下榻东湖宾馆。邓小平一边与大家握手,一边告诉大家,他只在车站作短暂停留,连休息室也不必进了。

  小平同志一边漫步站台,一边与省委领导同志谈笑风生。当他们信步走到一个副食品商亭时,钱运录怕老人劳累,灵机一动,建议进商亭稍事休息。邓小平坐在一把陈旧的折叠椅上,继续听关广富汇报工作。《伟人走荆楚,功德垂千秋》描述:就在这个简陋的商亭里,小平同志一边听汇报,一边发表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讲话。这些讲话回答了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思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

  这是怎样震撼心灵的讲话?当时在场的没有记者,也没有专门负责文字的记录人员,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又是怎样留存下来的?

  邓小平强调反对形式主义

  2002年3月出版的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刊物《机关党建》,有详尽的描述:邓小平同志这么重要的讲话,不记录下来怎么行呢?可省委领导同志原只想把老人接到宾馆,既没带录音机,也没带记者,甚至连一张纸都没带,秘书们也被留在了站外,根本没有做记录的准备。

  钱运录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盒,在撕开的烟盒上飞快地记起来。一个烟盒记满了,老人的讲话仍在继续。钱运录焦急地环顾四周,突然发现商亭里有一个空着的大烟盒。他就在这个大烟盒上飞快地记下:“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要慢”;“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段记述,是1984年国庆游行时,手书“小平您好”的北大学生胡圣虎写下的。胡圣虎现为省直机关调研员、《机关党建》杂志主编。8月18日,胡圣虎对本报记者谈到,2001年,当时钱运录任贵州省省长,他在贵阳采访钱运录后写下来,并发表在《机关党建》上。

  《伟人走荆楚,功德垂千秋》也有相同的记录,并进一步补充:在这次重要谈话中,邓小平继续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说: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

  邓小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炼。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起草,要求不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邓小平停顿了一下,深切地说: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半个小时过去了,邓小平缓缓站起身来,与大家道别。省委领导紧紧握着老人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您老人家在湖北多留些时间,多给我们一些指示。邓小平满面春风:“等你们更发展了,我一定会再来的!”

  关广富、郭树言、钱运录走进武昌火车站贵宾厅,他们3个人凭着记忆,将小平同志29分钟的谈话记录下来,由钱运录作笔录。当夜,湖北省委将这份小平同志的谈话记录传至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这段过程,湖北省档案馆提供给本报的解密资料这样记载:“今天上午,小平同志路过武汉,在站台散步时,与我、郭树言、钱运录等同志谈了一些重要意见。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问题,小平同志嘱咐我们向你们报告。现将我们追忆的小平同志的谈话要点呈上。关广富。”这份资料还记录:小平同志问:“你们怎么样?”关广富回答说,我们会议也多,报告有时也得一二万字。小平同志说:下去也不要到处作指示,指示多了也成灾。我那时下去就不作什么指示。学习也不要搞形式主义,内容要精、要管用,讲效果。《伟人走荆楚,功德垂千秋》对这次历史的瞬间,这样充满激情地写道:“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这是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这是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嘱托!邓小平期待并相信湖北这块红色的土地,一定能够发展得快些更快些!

  【链接】

  邓小平7次到湖北

  第一次

  1927年 在汉改名邓小平

  1927年6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筹备一次紧急会议(著名的八七会议)。23岁的邓希贤来到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到湖北。为了工作需要,他在汉改名邓小平。

  第二次

  1947年 率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率领10万大军挺进大别山,邓小平第二次到湖北。

  第三次

  1958年 召开两个会议

  1958年11月,建国后邓小平第一次来到武汉,协助毛泽东在汉召开中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

  第四次

  1973年 从江西返京后视察武钢

  邓小平于1973年2月20日从江西回到北京,其外出考察的第一个钢铁企业便是武钢。

  第五次

  1974年 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

  1974年9月5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外宾。正是在武汉,毛泽东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第六次

  1980年 重点关注经济建设

  1980年7月,邓小平在湖北停留了12天。视察了武钢、二汽、葛洲坝建设工地等,重访了八七会议会址。

  第七次

  1992年 考察南方驻足武昌

  1992年1月18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湖北。在武昌火车站,他谆谆告诫在场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论断。

  记者 张欧亚 通讯员 刘文彦 实习生 杨郡媚 梁丽成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