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 “汉风”劲吹汉江两岸

2014年07月05日 09:1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央广网首尔7月5日消息(记者李思默 马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过去的两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整个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第一天,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共同会见记者,并出席欢迎仪式和宴会,签署经贸、教育、人文、金融、环保等一系列文件。第二天,会见国会议长、国务总理;在首尔大学发表演讲,出席经贸活动,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伙伴关系。如此紧凑的行程,也让此次访问亮点纷呈。

  亮点一:争取在年底前结束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韩关系的亮点,中韩两国互为主要经贸伙伴,去年中韩贸易额高达2742亿美元,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此访期间,中韩双方不仅发表了共同文件,还签署了经贸、金融、环境、领事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中韩经贸关系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在双方会谈后表示,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共11轮的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有望在年内收官。

  习近平:两国将一道努力,加大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力度,争取在年底前结束谈判,为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创造更好条件。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姜跃春看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的推进对于促进中韩乃至整个东亚经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姜跃春:双方的贸易、投资以及整个经贸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另外,中韩自贸区对未来东北亚地区的自贸区的建立具有特殊意义,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的自贸区谈判已经谈了多年,但是始终没有特别实质性的进展,中韩之间如果确定了FTA建立,对促进中日韩三国的FTA尽早促成,肯定具有很大的一个跳动的力度。

  亮点二:史上规模最大的“中韩商务论坛”

  昨天,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共同出席了在首尔举行的史上规模最大的“中韩商务论坛”。习主席在论坛上多次向大家强调,中韩经贸合作正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

  习近平: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改革和发展将创造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韩国也正在致力于开创“国民幸福时代”、创造“第二汉江奇迹”。展望未来,中韩两国经济发展必将为中韩企业家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主办方之一大韩商工会议所透露,参加这次论坛的中韩企业人士达到420多人,规模为历届之最。而在访韩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参观了三星、LG、华为等企业产品展。对此,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屠新泉认为,中韩IT产业合作拥有很强的互补性,并将推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进入快车道。

  屠新泉:韩国在IT产业、信息技术、包括手机、通信设备、网络等等发展水平是非常高的。中国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同时中国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IT企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方面是比较领先的一个水平,如果中韩之间在IT产业上实现一个双方互补的优势的融合,同时也为中韩FTA谈判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亮点三:30分钟演讲近30次掌声 习近平首尔大学演讲精彩纷呈

  习近平主席昨天上午在首尔大学发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演讲。据统计,全场一共爆发出近30次的掌声,演讲中习主席希望中韩双方能够加强人文交流,他希望两国的青年互学互鉴,增进友谊。

  习近平: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青年人最富有朝气和梦想,也最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引起了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深厚兴趣。希望两国青年人,互学互鉴增进友谊。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在首尔大学的学生中更是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张帅激动地告诉记者:

  张帅:这次习主席来,讲的一些话真的非常接地气,我记得特别深的一句话是他说今后会展开一个中韩交流合作新篇章,尤其提到了一个就是人文交流,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而且在中国的留学生和韩国的留学生间会建一个很大的桥梁,他竟然能讲到《来自星星的你》,真的很接地气,跟我们没有特别远的距离的感觉。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看来,习主席此次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做对韩国青年人的工作。

  曲星:习主席在首尔大学的讲话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他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中韩两国究竟处一个什么样的合作阶段,第二个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第三个怎么样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的发展,这三点都给了清楚的回答,习主席特别强调,中国始终是一个促进和平的国家。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