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市“两会”观察:越来越明晰的“城市账单”

2014年02月19日 15:06 来源:兰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本涉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家庭账单”,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本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账单”,而在此次的兰州市“两会”上,首次亮相的“城市账单”则让更多的代表和委员们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

  2月17日下午,来到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组报道的记者领到了此次会议6个报告中的前3个报告——即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财政报告。在记者的印象中,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最厚的,上一年的工作回顾加上新一年的重点工作,一本在40页左右。但随着中央及省市关于改进会风文风相关规定的推行,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也逐渐走向精简化,页数越来越少。譬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只有30页。其次是计划报告,这个由市发改委提供的报告,主要包括全市上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于涉及许多重点项目和规划,内容也相对比较详细。最薄的就应该是财政报告了,精炼的语句加上翔实的数据,就是告诉大家去年花了多少钱、今年打算花多少钱。用新闻行内话讲,就是“财政报告解读已经是套路了,就是一个大概的账本。”

  可是今年的财政报告却与往年有了很大不同。“从目测看,它应该是前3个报告中最厚的,甚至厚过政府工作报告,估计它很有可能是此次‘两会’中最厚的报告了。”一位熟谙“两会”新闻报道的同行如此断言。那么,这么厚的报告里有哪些内容呢?除了往年的常规内容,今年的财政报告里多了许多表格,报告的附件3由10张表格组成。这些表格包括: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表、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表、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表、2014年市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表、2014年兰州市市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表、2014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粗略归纳,2013年的有4张,2014年有6张。“这些表格其实就是告诉我们,2013年兰州市公共财政花出的每一笔资金的明细和2014年将要花出的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通过表格的固化形式,资金的用途更加清晰明朗。”市人大代表瞿金叶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解释了这些表格的真正用意。

  查阅资料,记者发现,2009年两会之后,我国“国家账单”首次以四张主要表格的形式“亮相”,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2010年两会之后,“国家账单”的公开范围从四张表格增加至十二张表格,科目更加细化、解释更加翔实。共计有70多个中央部门首次在其门户网站晒出“账单”。而在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显然,此次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公布“账单”,正是响应了中央及国务院相关部委的要求。

  而在2月18日的第一次分组讨论会议上,这笔账单则公布得更加详细。工作人员捧出又厚又重的兰州市2014年市级部门预算表时,众多的人大代表们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代表300多万兰州人民,审查这些钱是否花到了该花的地方,2014年列出的预算详细名目是否合理。特别是对于老百姓关注的接待费用及‘三公’经费等焦点问题,一定要看得仔细、查得明白。”市人大代表王方说。

  在2012年全国人大会上,2011年国家财政预算报告表示我国将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这显示我国整个财政预算体系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意味着什么?浅显的意思就是没有纳入预算的项目将无钱可支。这就是告诉那些需要花钱的部门,要对自己新一年的工作早做谋划,特别是预算工作。这对于保证财政预算的权威性是很有必要的。”市委首批政策研究咨询顾问、甘肃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范义教授分析认为。

  因此,在此次市“两会”上,如果说财政预算报告详细“账单”的公布昭示着公共财政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那么送呈到代表面前的2014年财政预算详单则在另一个层面保证了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预算审定完了,就表示今年该部门花的所有的钱的名目和数量确定了。如果中途还想增加预算,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一沓沓厚厚的“城市账单”,尽管复杂的表格、晦涩的数据、名目繁多的科目会让很多代表们觉着费劲,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这一开放姿态却让我们对之后的预算公开和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多了一些期许。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首席记者李晓霞)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