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京报:东莞“扫黄”重点不在“小姐”

2014年02月11日 10:0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把眼光过多聚焦于“小姐”本身,只能满足一些低级的猎奇心理,却掩盖了色情业深处的权钱交易、暴力犯罪等真问题。

  近日,央视报道东莞市部分酒店经营色情业,曝光了裸舞选秀等现象。紧随其后,当地出动大批警力,对全市桑拿、沐足及娱乐场所进行统一突击清查。据广东省公安厅消息,2月9日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948间,有问题场所39间,带回162人审查。

  东莞色情业发达,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也并非媒体首度曝光东莞色情业。为什么这次并不新鲜的“新闻”,引发了如此大的讨论,乃至造成舆论场的分裂,报道本身也遭受质疑?这无疑值得反思。

  这些年无论媒体对“扫黄”的报道还是各地警方的打击行动,重点往往落在了“小姐”身上。比如这次,警方在清查活动中展示了大量图片,而这些图片上清一色都是参与卖淫嫖娼活动的人员。这次引爆舆论的报道,也是有很大篇幅落在“小姐”身上。

  这些年来,集中展示“小姐”被抓获的现场,成了一些警方固定的“扫黄”模式和一些媒体固定的“扫黄”报道模式。然而,把眼光过多聚焦于“小姐”本身,只能满足一些低级的猎奇心理,却掩盖了色情业深处的权钱交易、暴力犯罪等真问题。

  在色情业中,“小姐”是处于产业链末端的环节。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从业人员也是受害者。在当前语境下,她们从事的是非法职业。在公众道德观念中,她们做的是不光彩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虽说对“小姐”进行传唤和处罚并无不当,但一些地方的打击模式以及一些媒体的报道模式,是否又有些用力过猛?

  没有“小姐”,固然就没有色情交易。但没有色情服务的组织、经营者以及提供保护伞者,“小姐”将难以获得立足之地。如果不把重点放在产业链的中上游,挖出背后的组织经营者以及庇护者,今天抓了一些从业人员,明天风声一过,恐怕还会有另一些人加入这个行业。

  近年一些典型的“扫黄”案例,都在“天上人间”们被关闭、多少多少“小姐”被抓获的“大团圆”中进入尾声。然后,往往就没有然后了。而“剧终”之后的故事,才是真正要关注的重点。遗憾的是,真正的故事乏人问津,各方也很少继续深入挖掘。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色情业昌盛不衰,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是,如果司法机关和媒体老是不能找到真正的重点所在,无疑就是对这个产业的变相纵容。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地方故意转移公众视线,把“小姐”推进聚光灯中,应付上级和公众,而让“保护伞”们继续隐身在黑暗之中。这种“扫黄”的老套路也正是公众不满的重要原因。

  杜绝色情业泛滥,关键不在于抓了多少“小姐”,关了多少经营场所,而在于当地是否依法打击这个产业背后的犯罪,铲除背后的权力“保护伞”。“扫黄”扫了二三十年了,也需要升级了。东莞方面已经将相关公安人员停职,这值得肯定。色情产业背后的违法犯罪活动,不仅是警方清理行动的重点,也应该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核心所在。

  相关报道见A06-A08版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