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述评经济发展成果:结构优化 更上层楼

2013年11月22日 09:0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制图:张芳曼

  农业基础更坚实,工业实现新跨越,服务业迎头赶上;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结构日趋稳定合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区域发展向纵深推进;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比重上升20.7个百分点

  簋街,是北京著名的餐饮一条街,全长不到1.5公里却聚集了150多家商铺,每到夜晚,灯火通明。簋街的兴盛,折射着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只有23.9%,而到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4.6%,大幅上升20.7个百分点。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服务业整体质量和水平,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实惠。

  近35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壮大。

  中国农业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结构调整更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1978年相比,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比由28.2%减少到10.1%,下降18.1个百分点,但粮食总产量却从30475万吨增加到58957万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倍,并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我国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经济结构明显升级,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一跳”。工业经济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转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由“中国制造”大步迈向“中国创造”,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可喜变化,特别是农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不仅社会就业增加、百姓腰包更鼓,也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驾马车”齐发力,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需求结构很不稳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的局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常为负值。

  随国力增强,融资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2007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9.6%,42.4%和18.0%。近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加。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0%和47.1%。

  “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

  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课题。2000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较1985年上升8.3个百分点,西部仅上升0.4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则分别下降4.2和4.5个百分点。

  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西部、中部也要迎头赶上。新世纪以来,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12年,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3.5%、24.1%和11.1%,分别比2000年提高6.0、5.0和2.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步伐也明显提速,逐步实现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升至2012年的52.6%。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出来,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

  侯永志认为,城镇化是包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也会因居民收入增长而带来消费需求增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需求增长,对经济将产生强劲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本报记者 李丽辉 吴秋余)

【编辑:程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