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十国集团峰会五周年声明(全文)

2013年09月11日 1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9月11日电 外交部11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二十国集团峰会五周年声明。声明称,世界经济因我们的行动而更有韧性。然而,经济复苏进程尚未完成。包括高失业在内的一些重要挑战仍有待全面应对。我们仍需努力,确保经济增长强劲、持续、包容和平衡。以下是全文:

  我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重申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2008年11月15日,我们首聚华盛顿。彼时,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全球产出大幅收缩,贸易规模骤减,失业率攀升,众生福祉濒危。一场真正全球性的危机期待着真正的全球性解决方法。

  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峰会上,我们采取果断措施刺激世界经济,恢复经济增长,重塑金融机构资本结构,发起雄心勃勃的金融行业改革计划,保持市场开放并打击避税天堂。我们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源增加2倍,并成立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我们的协调行动帮助消除了严重的市场紧张情绪,避免了全球衰退。在多伦多、首尔、戛纳和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在诸多领域展示了领导能力,包括恢复财政可持续性、金融和税收改革、反腐败、发展、能源、农业、包容性绿色增长等。我们开始同二十国集团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以缩小发展差距并消除贫困。在圣彼得堡峰会上,我们强调在确保财政可持续的前提下,恢复强劲和包容性的增长和就业,促进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投资融资,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在贸易、发展、打击逃税、改变允许国际避税、税基侵蚀和利益转移的规则方面作出坚定承诺。

  世界经济因我们的行动而更有韧性。然而,经济复苏进程尚未完成。包括高失业在内的一些重要挑战仍有待全面应对。我们仍需努力,确保经济增长强劲、持续、包容和平衡。

  今天,我们依然坚信,基于市场规则、有效监管、包容性并辅以强有力国际机构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可持续增长与更加繁荣的基础。这需要二十国集团在有效协调政策基础上,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集体行动,共担责任。我们相信,繁荣应当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应当惠及今世后代男男女女和贫弱群体。

  通过二十国集团,我们重申共同致力于在以下领域开展行动:

  l 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增长,创造就业;

  l 保持财政可持续性;

  l 继续减少内部和外部失衡,防止危机重演;

  l 保持市场开放以促进贸易和投资;

  l 推动建立基于规则的世界经济;

  l 确保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和透明;

  l 支持强大和更有代表性的国际机构;

  l 促进政府开放和透明;

  l 建设包容性、可持续、惠及各方的全球经济。

  二十国集团未来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仍是强有力的集体行动。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论坛,我们将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促进增长,处理好国内决定带来的任何外溢效应。我们将在以往进展的基础上,汇集各方努力,致力于确保经济复苏,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奠定基础。在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继续将每个人的福祉置于增长议程的核心,必须把金融行业基础稳健,并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十国集团代表了世界经济总量的80%,我们需要肩负起对全世界人民的责任。我们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广泛接触,照顾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

  我们不会忽视自身行动的广泛影响,将同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劳工峰会、社会峰会、青年峰会及智库峰会加强联系,听取所有国际机构和国家的意见。

  我们将继续吸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有价值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回首过去,二十国集团成员协调行动避免了全球大衰退,彰显二十国集团作为危机管理机制的价值。展望未来,二十国集团将继往开来,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达成应对新挑战的新共识,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尽管金融危机最严重阶段已经过去,我们致力于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一如既往。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