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人日报:花钱买好话的民意调查真实民意有几成?

2013年09月11日 08:5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据央广报道,这两天,湖南邵阳的很多市民接到了一条该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来的短信。短信中称,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了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可以领取误工补贴。除短信外,也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或民警入户登记,让群众在调查时“说一些好的方面”。据邵阳某区综治办人员介绍,完成省里电话民调,凭通话记录可领取300元补贴。

  民意调查的目的,本是了解基层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政府效能评价提供依据,结果却变成了市民可以凭“好话”通话记录领取补贴。这不是花钱买“好话”吗?民意如此“被满意”,调查得到的真实民意还剩几成?

  群众“被满意”、民意调查“做手脚”,是一件皇帝的新装。据报道,之前,江苏省在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时,当地干部就曾要求受访群众按事先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不少中小学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还有,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为上级电话随机调查拟定了“好、满意、到位”等标准答案,让中小学生把传单带给家长。

  此外,有的地方干部乐于“安排性调研”,导致基层情况失真。在警车开道、层层陪同调研的状态下,领导干部很难看到实情、听到群众的真话,不仅无法联系群众,反而因种种扰民行为引起群众的反感。“调研基本靠排演”损害了党风,更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

  而民意调查之所以被人为操纵,除有人弄虚作假外,民意调查机制也存在问题。如今,调查之前发通知几成惯例。平时工作抓得不到位不要紧,一旦接到通知,临时抱佛脚做表面文章,挖空心思讨好调查组,自然有机可乘。

  民意调查本就该实事求是,有人说好话,也有人不一定说好话,当事方要有听取不同意见的雅量。如果政府工作做好了,何须担心群众说坏话?相反,如果民意调查结果整齐划一,被调查者统统说“好话”,难道不蹊跷吗?

  基层民意调查被人花钱买“好话”,根在调研、调查结果关系地方形象与官员政绩,评估机制又存在僵化、缺乏创新的问题。面对“被好话”的现实,仅有曝光远远不够,创新政绩评价体系,监督问责更给力,十分必要。比如改集中检查为不定期检查,改电话调查为入户调查;少看汇报表演,多听群众怎么说。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