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贫甲”之地地震之殇:自然灾害易发区减灾困难

2013年07月29日 10:2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中,中国救灾应急动员能力经受住了一次“大考”,但还需应对次生灾害等“小考”

  雨后的地震灾区甘肃岷县,道路泥泞湿滑,救灾车辆依然来来往往。帐篷安置点边,飘出袅袅炊烟。重灾区梅川镇的街道两旁,一个个商铺陆续开业。

  “7月25日,灾区未因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新增人员伤亡”。因为降雨而悬着的一颗颗心,暂时放了下来。但天上还是灰云密布,山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依然拉着警戒线,不断发出的降雨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令人心头又是一沉。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等地,自古“苦瘠甲天下”。7月22日,一场里氏6.6级的地震突然来袭,使这个曾是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重要中转基地的“千年药谷”,蒙受一次深重的灾害,令举国上下牵挂不已。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第一时间挺进重灾区,连日来踏访定西市、陇南市等地重灾乡村,一路亲见震灾之重、应急之快、支援之艰。灾害之下,我国救灾应急动员能力经受住了一次“大考”,但还需应对次生灾害等“小考”。

  苦瘠之地再遭重创

  7月22日,细雨过后的清晨,40岁的岷县梅川镇马家沟村村民祝文清刚刚起床。突然,大地“轰”的一声,房屋剧烈颤抖。慌乱中,祝文清跑到院里,看见自己的房屋墙倾屋坏。还没定过神来,大山又是几次颤抖。刹那间,他半生心血盖成的8间房屋轰然倒塌。

  在梅川镇永光村4社,剧烈的山摇地晃,使山体崩塌,来不及避险的4户12口人被埋在黄土之下……

  强烈的震波陡然剧烈冲击高山深沟、民院楼房、道路大坝,波及定西、陇南、甘南、临夏、白银、兰州等6个市、州的33个县、区,夺去95人的生命,使1366人受伤,78.0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一时间,通往岷县、漳县等重灾区的多条公路坍塌、阻断,岷县重灾区大面积停电,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部分村庄成为“孤岛”。

  本刊记者在地震灾区采访的多位专家、干部认为,这次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大,突出表现为:破坏较大、灾害叠加、救援困难。

  地震研究专家、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认为,此次地震发生在甘肃东南部地区,位于“临潭—宕昌断裂”的中东段,历史上就多次发生地震。此次地震是自1573年岷县6.8级地震以来,这个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

  王兰民分析说,这次地震震级较大,灾害波及范围较广。震区地处山区,地形起伏明显,山体陡峭,黄土覆盖较厚,近期降雨导致表层土体松弛,地震引发了滑坡、崩塌、滚石和塌陷等次生灾害。在22日的6.6级地震发生后的90分钟之内,灾区又发生5.6级强余震,使得震害叠加破坏进一步加重。

  由于地震区域山峰壁立、地势陡峭、植被稀疏、地形复杂,极易出现多样次生灾害。雪上加霜的是,从24日晚间开始,灾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降雨,一些地方出现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其中,梅川镇文斗村出现一次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据兰州市中心气象台预测,自25日至30日,灾区将继续面临持续降雨的考验。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兴民教授等人认为,灾区新生地质灾害在所难免。仍需采取各种预警措施,并做好防范和预案准备。

  灾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其一,通往灾区的国道212线、省道306线、省道209线,在非常狭窄的沟道里紧贴山体而建,部分路段地形险要,多处塌方、阻断。通村道路多为土路,道路通行条件更为脆弱。震灾发生不久,当救援队伍从四面赶来之际,主干道路拥堵,特别是救援急需的大型车载救援设备行进缓慢。

  其二,绝大多数受灾群众多居住于山腰、山顶等地势艰险之地,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地集中安置受灾群众。

  本刊记者在宕昌县大舍沟村看到,强烈的地震使大舍沟村三组、四组所在的高山上,出现一道长达两三百米的裂缝,裂缝最宽处达四五十厘米。全村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集中安置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群众只好在废墟前搭建帐篷。

  驻村盯守险情的宕昌县委副书记贾永文说,这里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很大。但由于大舍沟村方圆几十里山险坡陡,群众无处转移避险,干部们只能组织十多户最危险的村民到村子的其他地方安置。

  应急救灾再经“大考”

  突如其来的灾害,使多震多灾的西部地区,再次面临“大考”。甘肃省历经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之后,应急救灾体系更为健全,反应更为及时,救援更为科学,协调更为有力。

  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先后向甘肃省委、省政府打来电话询问灾情,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震后不到半小时,本刊记者在甘肃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看到,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坐镇指挥中心紧急部署抢险救灾。

  震后不到1小时,公安、消防、地震、民政、卫生等部门的第一批救援力量陆续出发。

  震后不到2小时,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5个成员单位逐次报告所掌握的灾情并作出紧急部署。

  震后不到8小时,解放军、武警1800多名官兵抵达灾区紧急搜救,甘肃省1000多名干部投入抢险救灾。通往灾区的主干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实行交通流量控制,确保救灾车辆优先,为生命让路。

  震后不到24小时,解放军、武警4000多名官兵到达所有受灾点位展开拉网式排查搜救,通往地震灾区的所有国省干道、通村公路全部被打通。

  震后不到36小时,最后一名失踪者被找到,灾区全部恢复通电,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依次建立。

  因经受过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考验,这次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安置,不仅及时有力,而且更加科学有序。

  测绘部门在一天之内就制出灾区最新影像图,为精准安排搜救力量和排查隐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地震发生后一小时左右,甘肃省气象部门的专家就向指挥部提供了灾后两天之内不会降雨为黄金搜救期,此后持续降雨极易发生次生灾害的精准化气象服务,成为决策者的有力参考依据。

  甘肃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健说,因为搜救及时有力,遇难者遗体被及时找到,及早部署环境消杀和杀虫灭鼠等工作,灾区发生流行性疾病和疫情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

  在岷县灾区,警方在震后12个小时内成立了9个帐篷派出所,48小时之内开辟绿色通道免费为灾区群众补办证照,通过调解、劝服等办法,把500多起因救灾物资发放引起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自然灾害易发区减灾之困

  “我们这里还没有从去年的洪灾中恢复‘元气’,就又遭受这么大的灾害。”岷县禾驮乡党委书记刘树明说。2012年5月10日,这次震灾的重灾区岷县、漳县交界地带,遭受一场暴洪泥石流灾害,致使54人死亡,17人失踪。仅在岷县就有35.8万人受灾。今年初,本刊记者在岷县采访时看到,遭受洪灾的不少群众为灾后重建家园,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有些甚至举债上万元至七八万元不等。

  多位受访的干部、学者向本刊记者表示,岷县所在的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峰壁立、沟壑狭仄,历史上就是多震地区。当地又属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贫屋陋,极易加重灾情。以岷县为例,当地几乎年年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特别是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甘肃省东南部不少地方山体松垮、崩而未溃。

  面临比较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像岷县这样的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突出的表现是,当地大量的农村房屋是抗震设防能力差,甚至无抗震设防能力的土坯房、砖混房。此次地震来袭时,重灾区土坯房绝大多数倒塌,砖混房虽然受损较轻但也被严重震裂,最终致使甘肃33个县、区的46.32万间房屋严重倒塌、毁损,1461人伤亡。

  本刊记者在岷县梅川镇马家沟村、永光村等地采访了解到,灾区伤亡的人员以行动缓慢的老人、小孩等人群居多,剧烈的摇晃使简陋的房屋短时间内倒塌,这些行动缓慢的人来不及躲避。

  2006年以来,全国启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使全国200多万户农户受益。甘肃省2009年提出在5年时间内建设200多万户抗震民居。持续开展的农村民居抗震房建设,已使农村普遍存在的基本无抗震设防能力的状态得到改变。然而,甘肃作为多震省份,人居非常分散,农村人口超过2000万,还有相当数量的房屋没有来得及改造。据甘肃省住建厅统计,截至2012年底,甘肃省仅在岷县所在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有亟待改造的农村危旧房约78万户。

  近几年,有关部门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指南,并加强了对农村建房工匠的培训。不过,灾区一些群众无奈地说,祖祖辈辈就这样盖房子,匠人怎么盖就怎么盖。还有人说,家里经济条件不行,只能盖土坯房。

  王兰民认为,今后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进程。“各级政府还应出台系列鼓励政策,通过加大建房补贴力度、为抗震房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措施,引导农村群众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意识。”

  而岷县等地的多位受访干部、群众则表示,像岷县这样几乎年年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还应考虑科学规划居民点、移民搬迁等措施。同时,改造已有道路,建设一批标准高、通行能力好的公路,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更多布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以提高抢险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钦屠国玺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